《孟子》,儒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也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终的一本,直到清末时期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共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处罚点为性善论,护长德治。
《告子下》共十六章。十五章就是著名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就不必多介绍了。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1,傅说举于版筑2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3,管夷吾举于士4,孙叔敖5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6,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7,曾8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10,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孟子说:“大舜在田野之中发达起来,傅说在筑墙时被提拔,胶鬲在打鱼晒盐时被提拔,管夷吾坐牢时被提拔,孙叔敖在海边被提拔,百里奚在市场被提拔。所以,当上天将要把大任务降临某人肩上时,必定要让他的内心痛苦,让他的筋骨疲乏,让他的身体饥饿,让他身无长物一贫如洗,总是干扰他的作为使他事事不如意。用这些来磨砺他的心性,坚韧他的意志,增强他的能力。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中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崛起;〔这些困苦思虑〕反映在面色上,吐露于倾诉中,才能为他人所理解。〔一个国家〕,内无有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弼的士人,外无与我抗衡的邻国和外部的忧患,常常容易衰败灭亡。所有这些不难让人知晓,忧愁祸患能够让人生存,而安逸快乐足以导致死亡啊!”
【注释】
(1)舜发于畎亩之中:舜曾耕于历山,又见《万章上》。
(2)版筑:古人筑墙,用两版(板)相夹,实土于其中,以杵筑之。
(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见《公孙丑上》第一章;但他“举于鱼盐之中”,故事不见于他书。
(4)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即管仲;“士”为狱官之长。
(5)孙叔敖:楚国令尹(宰相)。
(6)空乏其身行:一般断此句为“空乏其身”,“行”接下文为“行拂乱其所为”。但“身行”屡见于《荀子》《晏子春秋》《吕氏春秋》,意义大致接近于“行为”。《吕氏春秋·季春纪》“赐贫穷,振乏绝”高诱注:“行而无资曰‘乏’,居而无食曰‘绝’。”可见“空乏其身行”意谓“使他行事没有资材”。说见白平《杨伯峻〈孟子译注〉商榷》。
(7)忍性:坚忍其性,即使他的性格坚忍不拔。
(8)曾:同“增”。
(9)衡:通“横”,指横塞。
(1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入,指国内;出,指国外;拂,通“弼”,辅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