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养鹦鹉跟燕子?原因是什么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话说贾宝玉被打,牵连了薛蟠。薛宝钗回去后和母亲教训哥哥,不想薛蟠浑起来说错话,挤兑薛宝钗想要嫁给贾宝玉,才胳膊肘往外拐。

薛宝钗与母亲每日在贾府上下逢迎,本就辛苦,为的也是薛蟠和薛家振兴。不想薛蟠不理解还歪曲事实,倒让宝钗一时委屈地哭了起来。

这边薛蟠被母亲骂了一顿,自去睡了。薛宝钗回到蘅芜苑也是一夜神伤,默默流泪。

第二天,宝钗怕薛蟠再惹母亲生气,大早上匆忙往家里赶。不想林黛玉因为贾宝玉送来的两条旧手帕,也是一夜少眠。大早上醒来,站在花树下面遥望怡红院进进出出。

薛宝钗伤心一夜,脸上挂相,林黛玉自以为她也像自己一样,挂心贾宝玉的伤情才哭,并不知道薛家的那段公案。

黛玉心中将宝钗视作情敌,又得贾宝玉给她送了手帕表达感情。如今再见薛宝钗哭泣形状,不免心中得意嘲笑薛宝钗表错了情。

(第三十四回)黛玉见他无精打采得去了,又见眼上有哭泣之状,大非往日可比,便在后面笑道:“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薛宝钗明知林黛玉在嘲讽她。可贾府上下对金玉良姻的流言蜚语一定不少,早不差林黛玉这一个。也就不理会她,闷头回家去了。

林黛玉一拳打在棉花上,也是没意思。她百无聊赖地数着进出怡红院的人。看见李纨、探春等进去,却不见王熙凤来。正疑惑中,见王熙凤掺着贾母,后面跟着邢夫人、王夫人一群人浩浩荡荡地进了怡红院,随后是薛姨妈、宝钗母女也进去了。

眼看着他人的热闹,她又感伤起有家人的好处。一时间不免想起《西厢记》的崔莺莺,觉得崔莺莺起码还有母亲和弟弟,奈何自己一无所有。

林黛玉想起《西厢记》,就是作者在提醒读书人,昨晚旧手帕的含义,就是贾宝玉借《西厢记》故事向林黛玉表白。

此时紫鹃过来催促她回家吃药,黛玉回转时又发生了一件趣事。

(第三十五回)那鹦哥仍飞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道:“添了食水不曾?”。那鹦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韵,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紫鹃听了都笑起来。紫鹃笑道:“这都是素日姑娘念的,难为他怎么记了。”黛玉便令将架摘下来,另挂在月洞窗外的钩上,于是进了屋子,在月洞窗内坐了。

林黛玉养着一只鹦鹉,家里还有一只“大燕子”,鹦鹉对应的是紫鹃以前的名字鹦哥。大燕子对应的则是雪雁。

她们俩是林黛玉最重要和最亲近的人,每个都有意义。

鹦鹉这里将林黛玉《葬花吟》中“苦成的诗句”,用一种喜剧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林黛玉看似安稳,实则悲情的现实,还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鹦鹉节选吟诵的诗句,也正是林黛玉未来的伏笔。不确定将由谁人“安葬”的情愫,要与昨晚贾宝玉送手帕传情对应。

贾宝玉明明表达了“你放心”的意思,为什么林黛玉还是不确定?只因他们未来出了变数。

大燕子是迁徙的鸟儿,与大雁一样。春来秋去,但也有时再也不回来了。

《葬花吟》中有“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林黛玉终究像那燕子和折足雁一样,一去不归了,自然就不是贾宝玉收葬了她。

曹雪芹能够“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去在一本书上磨了十年功夫,在这些细节的地方,可谓煞费苦心。有些细节真的不要一读而过。而是要与前文做好对照。

就像大燕子,在第二十七回时,就有提到。林黛玉便回头叫紫鹃道:“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一面说一面又往外走。

大燕子成了林黛玉的家人一般,百般照顾得好。如果分析林黛玉的心理,会发现她对鸟儿特别羡慕。要紧的丫头叫紫鹃、雪雁,对照的是贾母的鸳鸯、鹦哥一类,代表两代人血脉传承。林黛玉是贾母血脉,同样的优秀。这是一。

二,林黛玉在贾家不快乐。她希望自己能像鸟儿一样插上翅膀,天地广阔四处遨游。

《葬花吟》又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林黛玉渴望鸟儿般自由自在,回答了前面鹦鹉所说“他年葬侬知是谁”。

先用燕子的“一去不归”影射她最终会离开贾家和贾宝玉。再借鹦鹉之言表达对他年归宿的迷惘,最终结合她对“化身鸟儿”获得自由的渴望。难道不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意思(笑)?

当然,“自由”并不是林黛玉的终极渴望,只是无奈的选择。

曹雪芹在《葬花吟》中表达出林黛玉的苦和对自由的向往,归根结底在宝黛爱情的困局,以及“不自由”的现实。

她就像那被关了窗子的“大燕子”,以及拴在廊下吟喔“他年葬侬知是谁”的鹦鹉,被世俗、礼教以及贾府高高的围墙限制的人生(理想)。

也许有人会说古代的女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里有资格追求自由。可没有能力追求,与没资格追求是两码事。井底之蛙也是因为跳不出不井底,才会觉得天就那么大。而不表示它不想出去。

贾探春遗憾自己不是个男儿,否则必将离开贾家,出去创一番事业,到时候又是一番道理。

薛宝钗也会借柳絮明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有人说是她的野心,其实是她对自由的渴望。柳絮上青天也干不得什么惊天伟业,哪里有什么志气,分明就是要摆脱束缚而已。

林黛玉、贾探春、薛宝钗都是有思想的女儿,她们最大的悲哀是女儿的身份给她们套上了枷锁,令她们离不开头顶脚下之天地。

那鹦鹉能够大段背诵《葬花吟》,证明林黛玉平时该是多么的百无聊赖,才会舍出来功夫教它读诗。如果她要有事可做,又怎么会作出《葬花吟》这等闻之落泪的悲伤之音。

最要命的是林黛玉“吃毕药,只见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黛玉无可释闷,便隔着纱窗调逗鹦哥作戏,又将素日所喜的诗词也教与他念。”

人生最可怕在“认命”。林黛玉此时就是认命,别无他法。任何未来,于她都是一样结果。就像笼子里的鸟儿,如果不放出去,命运寂寥。但放出去没有人饲养,就能活么?也是未知。

后文贾宝玉去梨香院找龄官,就看到一出放了鸟儿的戏码,问题是这些离开控制的鸟儿的归宿在哪里呢?曹雪芹也给不出个完美答案,唯有“薄命”二字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林黛玉死前都说了什么?与惜春出家有关?

红楼梦中林黛玉死前都说了什么?与惜春出家有关?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藕官为何会在大观园烧纸钱?有何意义

红楼梦中藕官为何会在大观园烧纸钱?有何意义

藕官,清朝

红楼梦中薛宝钗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有何变化?

红楼梦中薛宝钗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有何变化?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慧娘是什么身份?她的存在有何意义?

红楼梦中慧娘是什么身份?她的存在有何意义?

慧娘,清朝

红楼梦中江南甄家是什么地位?老太妃是什么身份?

红楼梦中江南甄家是什么地位?老太妃是什么身份?

江南甄家,清朝

红楼梦中焦大最后的结局有多惨?他做错了什么?

红楼梦中焦大最后的结局有多惨?他做错了什么?

焦大,清朝

红楼梦中黛玉初进贾府时,王熙凤真的做好了她的衣裳吗?

红楼梦中黛玉初进贾府时,王熙凤真的做好了她的衣裳吗?

王熙凤,清朝

红楼梦中袭人不希望黛玉嫁给黛玉的原因是说什么?

红楼梦中袭人不希望黛玉嫁给黛玉的原因是说什么?

袭人,清朝

红楼梦中贾母是如何得知黛玉每日吃宝钗一两燕窝的?

红楼梦中贾母是如何得知黛玉每日吃宝钗一两燕窝的?

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贾母来到潇湘馆后看到窗纱旧了,做了什么事情?

红楼梦中贾母来到潇湘馆后看到窗纱旧了,做了什么事情?

潇湘馆,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养鹦鹉跟燕子?原因是什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