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桓》的原文是什么?该怎么翻译呢?

绥万邦,平定了天下,

娄丰年①。年年大丰收。

天命匪解②。老天降福给周家。

桓桓武王③,威风凛凛的武王,

保有厥士,拥有英勇的兵和将,

于以四方,用他们去抚四方,

克定厥家。家家安定、人人喜洋洋。

於昭于天,啊! 光辉天空照,

皇以间之④。天使他代殷行天道。

(采用金启华译诗)

[注释] ①娄:同“屡” ②匪:非 解:同“懈”,松懈。③桓桓:威武的样子。④间:代替。

[赏析] 《桓》,是《大武》舞的 一章,用以祭祀武王,其内容是歌颂周武王克殷受命据有天下。

诗很短,写作简单,但比较具体。第一句写武王克殷而安宁万邦,这是陈述史实。“绥万邦”,不言而明,是用战争取得的。古人云: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因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老子·俭武》)。但武王“绥万邦”的结果,并不是“因之以饥馑”,而是“娄丰年”! 这似乎非人力所能,所以诗人得出了“天命匪解”的结论。正由于武王有上天佑护,所以他能克殷取天下。接下来几句即述说武王的功绩:他善于用人,并成功地向西方扩展,从而奠定了国家,拥有了天下。最末两句是赞语,颂赞武王功德无限,其光彩明著于天,于是上天命令武王代殷治理天下。这样的颂赞将周朝代殷而立归于上天之命,恭维得有些过分;但因为前面真实而辉煌的事迹的陈述,又比较真挚,具有 一定的感染力。

这首诗创作于西周初期,又属庙堂文学,但写得不空泛,内容比较实在、集中,这是可贵的。诗的结构紧密,“天命匪解”作为诗之枢纽,将上下诗句联结起来。其语言也很流畅。

但它的“庙堂”味儿还是很浓厚。全诗多为颂赞之语。即便是陈述史实,也兼涉颂赞。比如第一句的“万”字,第二句的“娄”字,皆有明显的夸饰意味。诗中还用“桓桓”、“昭”等形容词,也添加了歌颂成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林黛玉死前都说了什么?与惜春出家有关?

红楼梦中林黛玉死前都说了什么?与惜春出家有关?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藕官为何会在大观园烧纸钱?有何意义

红楼梦中藕官为何会在大观园烧纸钱?有何意义

藕官,清朝

红楼梦中薛宝钗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有何变化?

红楼梦中薛宝钗与林黛玉之间的关系有何变化?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慧娘是什么身份?她的存在有何意义?

红楼梦中慧娘是什么身份?她的存在有何意义?

慧娘,清朝

红楼梦中江南甄家是什么地位?老太妃是什么身份?

红楼梦中江南甄家是什么地位?老太妃是什么身份?

江南甄家,清朝

红楼梦中焦大最后的结局有多惨?他做错了什么?

红楼梦中焦大最后的结局有多惨?他做错了什么?

焦大,清朝

红楼梦中黛玉初进贾府时,王熙凤真的做好了她的衣裳吗?

红楼梦中黛玉初进贾府时,王熙凤真的做好了她的衣裳吗?

王熙凤,清朝

红楼梦中袭人不希望黛玉嫁给黛玉的原因是说什么?

红楼梦中袭人不希望黛玉嫁给黛玉的原因是说什么?

袭人,清朝

红楼梦中贾母是如何得知黛玉每日吃宝钗一两燕窝的?

红楼梦中贾母是如何得知黛玉每日吃宝钗一两燕窝的?

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贾母来到潇湘馆后看到窗纱旧了,做了什么事情?

红楼梦中贾母来到潇湘馆后看到窗纱旧了,做了什么事情?

潇湘馆,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诗经《桓》的原文是什么?该怎么翻译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