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诗话》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随园诗话》是清代文学理论著作。袁枚著。随园在江宁(今南京)小仓山,是袁枚辞官后所筑别墅名,《随园诗话》即撰写于此,故名。该诗话最早版本为乾隆庚戌至壬子(1790-1792)小仓山房刊本,其后有福建总督伍拉纳之子的 《批本随园诗话》、光绪十八年(1892)上海图书集成局 《随园三十六种》本、宣统二年(1910)上海鸿文书局《随园三十八种》本、民国间上海扫叶山房《随园全集》排印本、谢璿《详注随园诗话》16卷、上海会文堂石印本。1960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顾学颉校点本《随园诗话》,分上、下二册,纳入郭绍虞、罗根泽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丛书。该校点本于1982年再版时,附录《批本随园诗话》批语数十则及冒广生、张尔田等人的有关跋语。原批语作者与袁枚同时而略晚,对于当时官场、文坛、社会风气及袁氏交往、《诗话》底细等等,均有相当了解,可资参考。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一号存斋,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放,历官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三年辞官,居于江宁,除乾隆十七年曾官陕西一年外,不再出仕。他是清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为诗力倡性灵说,主盟乾、嘉诗坛近50年。著述宏富,有《小仓山房诗文集》80余卷及诗话、尺牍、说部等多卷,影响很大。

本书16卷,补遗10卷,约57万字,集中体现了作者论诗力主性灵的主张。他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卷5)在袁枚的理论体系中,性灵大致与性情相等,都是指诗人真情的抒发,这一点与明代李贽的“童心说”有一脉相承之处。他认为:“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卷3)又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补遗卷7)他甚至把“诗言志”的传统诗教也纳入他的性情之中:“千古善言诗者,莫如虞舜,教夔典乐曰: ‘诗言志。’言诗之必本乎性情也。”(卷3)对于翁方纲倡导的“肌理说”,他认为是“填书塞典,满纸死气,自矜淹博”(补遗卷3),然而他又不一概排斥学力,认为:“诗难其雅也,有学问而后雅,否则俚鄙率意也。”(补遗卷6)但在学力与天分二者的关系上,袁枚仍然以天分为先,这体现了他性灵说的内质。他说:“诗文自须学力,然用笔构思,全凭天分。”(卷15)又说:“诗文之道,全关天分。聪颖之人,一指便悟。”(卷14)天分之外,袁枚也重视灵感的产生,强调兴会:“改诗难于作诗,何也?作诗兴会所至,容易成篇。” (卷2) 又说: “《荀子》 曰:‘人有失针者,寻之不得,忽而得之,非目加明也,眸而得之也。’ 所谓 ‘眸’ 者,偶睨及之也。唐人句云:‘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 即 ‘眸而得之’之谓也。”灵感的产生有突如其来和稍纵即逝的特点,袁枚在阐述性灵说时,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

《诗话》论诗重视诗人的个性,认为:“凡作诗者,各有身分,亦各有心胸。”他反对分唐界宋的诗坛恶习,他认为“分唐界宋,抱杜尊韩,附合大家门面而不能判别真伪”(卷11)为选诗家的七病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反对学习古人,他说:“后之人未有不学古人而能为诗者也,然而善学者,得鱼忘筌;不善学者,刻舟求剑。”(卷2)对于清初王士禛的“神韵说”,袁枚的态度也是客观的,《诗话》中有许多议论可与他诗文中的一些观点相印证。他说:“阮亭先生自是一代名家,惜誉之者既过其实,而毁之者亦损其真。”(卷2)他认为:“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卷2)袁枚把性情、学问、神韵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他论诗集大成的特色,为树立一代诗风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在反对明代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诗风中,《随园诗话》也起到了廓清作用,如:“七子击鼓鸣钲,专唱宫商大调,易生人厌。”(卷4) “人悦西施,不悦西施之影;明七子学唐,是西施之影也。”(卷5)他极力强调艺术表现的自然天成,认为 “家常语入诗最妙”(补遗卷1),“口头语,说得出便是天籁”(补遗卷2)。但是《诗话》中的一些议论也有一定的局限,如说: “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 (补遗卷1)

诗论而外,《随园诗话》还采录了大量的诗歌创作,总数在5000首以上。“门户须宽,采取须严”(卷7)是他采诗的原则。著名诗人的力作,固然收录论说,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的诗作,《诗话》也注意采择,特别是对一些闺秀诗的收录,可为今天研究妇女文学者取资。《诗话》卷12采录名医徐大椿 《刺时文》一诗,可为研究科举制度者取资。此外,《诗话》对于文坛遗闻轶事的记录也不在少数,可资文史研究者参考。

《随园诗话》问世以后,毁誉均有,在他的影响下,赵翼、蒋士铨、张问陶等也力主性灵说,反对或提出不同意见者则有章学诚以及潘德舆、朱庭珍等人,如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认为《诗话》“滋后学之惑”。近世对于 《随园诗话》的评价也有分歧,或斥之为唯心主义、形式主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它的价值,肯定了它在古代文论中的重要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被劫取生辰纲时,杨志如果没喝酒会是什么场面?

被劫取生辰纲时,杨志如果没喝酒会是什么场面?

杨志,宋朝

水浒传中燕青最终结局成谜的原因是什么?

水浒传中燕青最终结局成谜的原因是什么?

燕青,清朝

林冲休掉林娘子到底是为何?为何把她让给高衙内?

林冲休掉林娘子到底是为何?为何把她让给高衙内?

林冲,宋朝

芳官是十二官的什么角色?对于贾宝玉有何意义和价值

芳官是十二官的什么角色?对于贾宝玉有何意义和价值

芳官,清朝

王夫人讨厌晴雯还一定要把她撵走,原因是什么?

王夫人讨厌晴雯还一定要把她撵走,原因是什么?

王夫人,清朝

红楼梦里贾母对元春的态如何?为何那么冷淡?

红楼梦里贾母对元春的态如何?为何那么冷淡?

贾母,清朝

卢俊义上梁山之后为何对宋江那么忌惮?甚至连说话都小心翼翼?

卢俊义上梁山之后为何对宋江那么忌惮?甚至连说话都小心翼翼?

卢俊义,清朝

水浒传中马上林冲步下武松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的差距在哪

水浒传中马上林冲步下武松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的差距在哪

林冲,宋朝

红楼梦中的抄检大观园到底寓意着什么样的权力关系?

红楼梦中的抄检大观园到底寓意着什么样的权力关系?

抄检大观园,清朝

多姑娘这样放纵的女子,最后能全身而退的原因是什么?

多姑娘这样放纵的女子,最后能全身而退的原因是什么?

多姑娘,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随园诗话》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