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劫生辰纲时,吴用为何推荐阮氏三兄弟?

吴用,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排名第三。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吴用是《水浒传》中风评相对较差的一位,甚至有很多读者认为:吴用压根没什么智谋,他只是底线足够低,为人足够坏,那些被他算计的人,都是因为太高估了他的人性。

站在某一角度,这种说法自然不为错,但却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纵览全书,吴用识人的本领是一流的,其洞察力、理解力也远非一般人可比,笔者谨从“七星聚义”之吴用劝说三阮入伙来进行简要分析。

故事的背景很简单:大名府的梁中书要给岳父蔡太师送生辰纲,晁盖等人秉承替天行道的心理,准备抢夺这批生辰纲。机缘巧合之下,先后凑齐了刘唐、晁盖、吴用三人,期间“智多星”吴用提出建议:人多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

吴用笑道:“小生见刘兄赶得来蹊跷,也猜个七八分了。此一事却好,只是一件,人多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十字千古名言,可谓初出茅庐第一语矣。】宅上空有许多庄客,一个也用不得。如今只有保正、刘兄、小生三人,这件事如何团弄?便是保正与兄十分了得,也担负不下。这件事须得七八个好汉方可,多也无用。”【写得料事如神,加亮之号不虚也。】——第13回

劫生辰纲,是掉脑袋的大罪,必须小心谨慎,稍微有点差池,就有杀身之祸。所以相比劫生辰纲,如何保证消息不泄露出去,才是重中之重,故而吴用才断言:庄上空有许多庄客,一个也用不得。

人太少的话,有生力量不足,别还没开始劫生辰纲,就被对方团团围住给包了“饺子”就尴尬了;人太多的话也不行,一方面行踪容易暴露,二来人多必有失,一旦一个人被逮住,直接全得受牵连。

所以“劫生辰纲”不以人数取胜,只需要精明强悍的数人即可,风一般来,风一般走,劫完就撤,不留下任何现场证据。

于是乎,吴用向晁盖推荐了石碣村的阮氏三兄弟:“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吴用为啥选中这三个人呢?原因有二:

其一,这三兄弟打架是一把好手,当地人送外号“阮氏三雄”;其二,吴用当年曾和三兄弟打过交道,知根知底,深知这阮氏三兄弟“虽不通文墨,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

能力不错,人品也还可以,晁盖一拍大腿:吴老师举荐的人我能不放心?当即就让人去石碣村请三阮,吴用伸手阻拦:其他人去请不好使,还得我亲自去,用我这三寸不烂之舌,保准说服他们。

一确定工作方向,吴用当天晚上和晁盖、刘唐喝了一晚上酒,喝到三更(凌晨时分)起身,穿上草鞋就往石碣村方向走,走到晌午时分,这才赶到了石碣村——我一度怀疑吴用到底是不是个读书人,从凌晨到晌午,走了将近十个小时,古代人脚力是真好!

一到石碣村,吴用轻车熟路找到了阮小二的家,一见面互相“好久不见,贵脚踏贱地”地客套了一番,阮小二询问吴用此来何意。

吴用也不是个傻子,虽跟阮氏三兄弟交好,但毕竟两年没见了,哪敢直言相告?万一这阮小二一身“正气”,把劫生辰纲的事给举报了,那真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是吴用编了一个故事:

(阮小二)慌忙声喏道:“教授何来?甚风吹得到此?”吴用答道:“有些小事,特来相浼二郎。”阮小二道:“有何事?但说不妨。”吴用道:“小生自离了此间又早二年,如今在一个大财主家做门馆,他要办筵席,用着十数尾十四五斤重的金色鲤鱼,因此特地来相投足下。”——第14回

阮氏三兄弟以打渔为生,吴用就以“买鱼”为契机,使和阮氏接触的原因“合理化”,也适合一步一步探听阮氏的真实想法。

即便后面若是试探出阮氏三兄弟不适合加入“生辰纲团队”,大不了真的买几条鱼罢了,依然可以全身而退,这就是吴用的细致处。

阮小二也是懂人情世故的,人家吴教授给咱家送生意,肯定不能怠慢啊,家里清汤寡水的,没啥好招待的,出去找个饭店喝两杯,顺便在饭桌上谈谈“买鱼”的生意,这做生意的路子跟今天如出一辙。

阮小二当即撑开一条船,扶着吴客户上来,撑船先去找两个兄弟阮小五、阮小七,一同陪吴用喝几杯,先是在湖上遇见阮小七,又在独木桥上看见赌完钱回家的阮小五,这下人齐了。

四人去岸边的水阁,找了一家酒店,整了一桶酒,又炒了四个素菜,切了十来斤黄牛肉,四个人就开始造了。

吃得差不多了,阮小二问起了生意的事,吴用故意将鱼的要求提得很高,要十四五斤重的金色鲤鱼,阮小二还没说话,阮小七心直口快,直接亮出底线了:别说十四五斤的鱼,就是四五斤的也难找。

而这恰恰就是吴用此来的目的,他并不着急怂恿阮氏三雄加入他的团队,而是先观察这三个人的生活状态,如果三人日子富庶,老婆孩子热炕头,生活过得美滋滋,谁闲的没事去干杀头的勾当?

而通过这一天的观察,吴用发现这三个人太符合自己的标准了。

阮小二已有妻小,正遭遇“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阮小五好赌,甚至讨了老娘头上的金钗去逛赌场;阮小七则是个愤青,对现在的贫困生活极为不满,甚至向往梁山生活!

吴用紧吃慢吃,挨到夜色降临,就是为了让阮氏兄弟主动请自己留宿一夜,总不能在酒店内谈生辰纲的事吧,隔墙有耳,要是被酒店伙计听去了,事没还干就泄密了。

吴用摸准了阮氏三兄弟的心理,便暗自开始了心理攻防战,当夜在阮家,他一步一步引导这兄弟三人的思路。

从这场“买鱼”生意,说到目前石碣村的渔业市场,再说到梁山泊搞垄断,将附近湖里的鱼给包圆了,再从梁山说到目前的社会风气,说得这阮氏三雄脸红脖子粗,纷纷抱怨社会不公正。

阮小五抱怨:如今那官司一处处动掸便害百姓。但一声下乡村来,倒先把好百姓家养的猪羊鸡鹅尽都吃了,又要盘缠打发他;

阮小二感慨:如今该管官司没甚分晓,一片糊涂!千万犯了迷天大罪的倒都没事,我弟兄们不能快活。若是但有肯带挈我们的,也去了罢;

阮小七直抒胸臆: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见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

听完三人的话,吴用已有了七分把握,可谨慎的他还在继续试探阮氏三雄:假如你们怨恨打鱼不得,也去梁山泊撞筹,却不是好?

仅从此句,足可见吴用的心机深沉,他在一步一步侵占阮氏三兄弟的意志领地,他的这句话已经默认了“做强寇”的合理性,并且在这个思路上继续诱导这三兄弟,直到让他们坚定“不再过普通人的生活,干一票大的”这样的信念。

阮小七直言梁山泊泊主王伦,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吴用立刻推荐东溪村晁保正,人称“托塔天王”晁盖,为人如何如何仗义,行事如何如何磊落。直到此时,吴用才将此来的目的和盘托出:如今打听得有一套富贵待取,特地来和你们商议,我等就那半路里拦住取了,如何?

阮氏三兄弟心理防线早已被破,哪有惜命者哉,个个摩拳擦掌,立刻答应了吴用的建议,七星聚义已有六人,再加上后来的公孙胜,凑成七星,“智取生辰纲”就此提上了日程。

通过“吴用说三阮”这个过程,可以明显看出,吴用这个人的心机城府是很深的,但凡换了晁盖、刘唐,大概率上来就直接露底牌,恐会吓得三阮不敢加入,而吴用则深通心理学,他一点点蚕食阮氏三雄的心理防线,直到确定可以相告,才和盘托出,其细致精明处,亦非常人可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西游记中取经路上暗中保护唐僧的有哪些人?

西游记中取经路上暗中保护唐僧的有哪些人?

观音菩萨,上古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她的名字是什么来历?有何含义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她的名字是什么来历?有何含义

贾敏,清朝

红楼梦中琥珀是什么人?她为何要骂黛玉?

红楼梦中琥珀是什么人?她为何要骂黛玉?

琥珀,清朝

红楼梦中,宝玉送探春一盘鲜荔枝的用意是什么?

红楼梦中,宝玉送探春一盘鲜荔枝的用意是什么?

宝玉,清朝

红楼梦中芦雪庵联诗时,薛宝钗和林黛玉区别在哪里?

红楼梦中芦雪庵联诗时,薛宝钗和林黛玉区别在哪里?

薛宝钗,清朝

《西游记》中,悟空经常去东海龙宫是干什么?不是水性不好吗?

《西游记》中,悟空经常去东海龙宫是干什么?不是水性不好吗?

悟空,上古

贾珠的死与瑞珠宝珠有关?真相到底是什么

贾珠的死与瑞珠宝珠有关?真相到底是什么

贾珠,清朝

管奶娘叫妈,王夫人却叫太太,贾宝玉为何这样?

管奶娘叫妈,王夫人却叫太太,贾宝玉为何这样?

贾宝玉,清朝

贾府人人都喜欢的丫鬟平儿,都有哪些有点?

贾府人人都喜欢的丫鬟平儿,都有哪些有点?

平儿,清朝

红楼梦中的妙玉是真清高还是假清高?详解红楼梦中的妙玉性格

红楼梦中的妙玉是真清高还是假清高?详解红楼梦中的妙玉性格

妙玉,红楼梦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水浒传中劫生辰纲时,吴用为何推荐阮氏三兄弟?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