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整部书的核心是什么?那块石头是什么来历?

红楼梦整部书的核心是什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红楼梦》这个名字不是曹雪芹最终定名,他将自己的这部作品叫做《石头记》,这一点最懂他的脂砚斋高度认可,所以才有《脂砚斋评石头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并没有“红楼梦”什么事儿。

所以,这部书的核心是石头,是大荒山上那块无才补天孤独而又冷峻的顽石。这块石头是《红楼梦》的灵魂,是象征,当然它也是作者曹雪芹本人。

《红楼梦》开篇即明义:故事是记录在大石头上的。编述历历,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这段故事,也是这块石头叙述的。就是说,亲历者、作者都是这块石头。

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呢?原来是“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淮南子》”之时,女蜗补天所炼之石。可能是多炼了一块,也可能是忘了有这块石头,总之,这是一块已被锻炼,有补天之才却无缘补天的石头。这样,故事的始发端就被追溯到了开天辟地之时,这个故事也就有了千秋万古的时间坐标和跨度,让读者在读这段神话和故事时就产生了一种渺渺乾坤、茫茫宇宙、悠悠时空的大时间观和大空间观。将《红楼梦》这部书从多个维度拉入无尽的高度、厚度和深度里了。

因为被女蜗锻炼过,所以这是一块已经通灵的石头,小说原文写道:“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什么叫通灵呢?就是石头形幻入世的那块晶莹润洁的宝玉。 宝玉是石头的环形,石头是宝玉的本身。

石头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极为特殊的存在,文人尤爱石头,常以石自喻,石,外表常常表现为陋、苯、拙、粝,却可以延伸为内敛、沉默、孤独、坚实和笃定,而经过雕琢,石头又往往散发出温润、光彩和无与伦比的美丽。中国文人最善于借石自嘲,借石抒意,以石映射,以石暗喻。明写石头,其实都是在写自己的理想和主张,明写石头,暗地里,全是自我情绪的表达。这是中国文人的人格写照和精神需求的抒发通道。

一石即为一山,是这个世界的代表,而通灵宝玉作为一个具象,可以看作是作者自我的审视。由此,我们也就揭开了曹雪芹写《石头记》时,他的宇宙观、历史观、文化定位和自我定位和评价了。

鲁迅是这样评价曹雪芹和石头的关系的:曹雪芹生于繁华,终于零落,半生经历,绝似石头。也算是一语中的一针见血了。

曹雪芹对自己这块“通灵”却不得补天的顽石(宝玉)作何定位又作何评价呢?小说第一回原文写道:

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才,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有补天之才却无缘补天,是石头自己的原因吗?当然不是,对这个结果他不服、抱怨、发牢骚。这完全是曹雪芹在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而通篇《红楼梦》,就是自怨自艾、悲号惭愧的真实记录。

小说第一回有一个偈子,第一句写道:无材可去补苍天。这里有脂砚斋批语写道:书之本旨。所以说《红楼梦》固然是一部“大旨谈情”的作品,固然是写封建社会的衰落,写人情人性,写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它所有的褒扬,所有的鄙弃。全部都是建立在作者和以贾雨村为代表的读书人报国无门、报家无望的基础之上的。《红楼梦》大悲剧产生的根源是统治阶层的腐朽,于是社会凋敝无望,只能走向灭亡。这一切的原因也真是因为有补天之才不得补天,而被禄蠹小人充斥庙堂的必然结果。

《红楼梦》到底是一部在说读书人家国情怀无法实现的悲哀,中国古代文人信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高的终极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是要么著书立传,要么高居庙堂,这个兼济天下之心不得实现,没有办法不“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这是中国文人用任何药也治不好的病,古代女人和入仕无缘,所以,这就是中国古代男人文人群体最核心的尊严和命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被劫取生辰纲时,杨志如果没喝酒会是什么场面?

被劫取生辰纲时,杨志如果没喝酒会是什么场面?

杨志,宋朝

水浒传中燕青最终结局成谜的原因是什么?

水浒传中燕青最终结局成谜的原因是什么?

燕青,清朝

林冲休掉林娘子到底是为何?为何把她让给高衙内?

林冲休掉林娘子到底是为何?为何把她让给高衙内?

林冲,宋朝

芳官是十二官的什么角色?对于贾宝玉有何意义和价值

芳官是十二官的什么角色?对于贾宝玉有何意义和价值

芳官,清朝

王夫人讨厌晴雯还一定要把她撵走,原因是什么?

王夫人讨厌晴雯还一定要把她撵走,原因是什么?

王夫人,清朝

红楼梦里贾母对元春的态如何?为何那么冷淡?

红楼梦里贾母对元春的态如何?为何那么冷淡?

贾母,清朝

卢俊义上梁山之后为何对宋江那么忌惮?甚至连说话都小心翼翼?

卢俊义上梁山之后为何对宋江那么忌惮?甚至连说话都小心翼翼?

卢俊义,清朝

水浒传中马上林冲步下武松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的差距在哪

水浒传中马上林冲步下武松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的差距在哪

林冲,宋朝

红楼梦中的抄检大观园到底寓意着什么样的权力关系?

红楼梦中的抄检大观园到底寓意着什么样的权力关系?

抄检大观园,清朝

多姑娘这样放纵的女子,最后能全身而退的原因是什么?

多姑娘这样放纵的女子,最后能全身而退的原因是什么?

多姑娘,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红楼梦整部书的核心是什么?那块石头是什么来历?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