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贾母带刘姥姥游览拢翠庵,妙玉却拉着黛玉和宝钗喝体己茶,并接连拿出几件名字古怪的茶器。曹雪芹一贯善于“间色法”,借隐喻埋下伏笔。妙玉这几件茶具背后就有很多故事。

开始之前,先讲一下杏犀,以及关于它的两点争议。

第一,“qiáo”字上乔下皿,网络字库完全找不到,与(分瓜bān)字一样。好在有古体字“”还能找到。本文同此“”。不过有的版本字为盉字,也是争议所在。

《康熙字典》云:,盂也。与“形似钵而小”对照。钵盂为同。

第二,“杏犀”还是“点犀”?争议更大。

说“点”者,李商隐名句“心有灵犀一点通”。第三十二回,林黛玉形容贾宝玉是知己。“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点犀”很恰当。

说“杏”者,指犀牛角制作的茶器呈现“杏”黄色。从色彩和质地形容器物,也很合适。

到底是“点犀”还是“杏犀”,还有一段历史公案很有意思。两位文学大家还曾在上世纪60年代的《光明日报》上发文讨论过。

沈从文先生支持“点犀”,犀角中心有白线直透到底,名"通天犀:。李商隐诗句已有灵犀一点通",即引此喻心在暗里相通意。至于明清大作酒器,则中心必须挖空,由于应用要求不同,再不会过问有无白透了。(见1961年8月6日北京《光明日报》)

周汝昌先生认同沈从文先生大部分观点,但认为“杏犀”更符合意境美。且“杏犀”非影射妙玉,而是指黛玉为“性蹊跷”,隐喻她性格敏感,“多疑、小性”。

后来周汝昌也曾撰文解释:杏犀,谓犀角,颜色红黄。改点犀者妄笔俗义,损害雪芹本意,变高洁之文为儇薄之语,最是可恶。

现行版本多以“点犀”为主。“人民文学出版社”支持“点”字。但在庚辰本、戚序本中,又均作“杏犀”。读书人知道就

君笺雅侃红楼的观点更倾向于“杏犀”。为了行文方便,下文“杏犀”的歧义,一律以【庚辰本】作“杏犀”,读“xìng xī qiáo”不作争论(个人观点)!

君笺雅侃红楼认为“杏犀”暗合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设定的两种命运。即“莲”命与“杏”命。

的“莲”者,与莲、蓉、芙蓉、荷、菱相关,或为同义,或为同音者,从香菱、晴雯、林黛玉、秦可卿、王熙凤等以降,命运都可怜。非死即伤。

的“杏”者,与“桃”对应,从娇杏、贾探春、李纨、薛宝钗、袭人等,少数人得了侥幸

第二回讲娇杏侥幸时,脂砚斋将之与甄英莲(香菱)作了对照。“谁想她(娇杏)命运两济,[甲戌眉批:好极!与英莲“有命无运”四字,遥遥相映射。莲,主也;杏,仆也。今莲反无运,而杏则两全,可知世人原在运数,不在眼下之高低也。此则大有深意存焉]”

娇杏得了侥幸,源于她名字中的“杏”字,命运两济的象征。

甄英莲可怜,源于她名字中的“莲”字,有命无运。像秦可卿的小蓉大奶奶,王熙凤的“琏二奶奶”,同样有命无运。知道就好。

所以,“杏”字对应“莲”字。“杏犀”其上有三个垂珠篆字“杏犀”。

“垂珠”是中国建筑垂花门的特有装饰。为柱子下倒置的荷花含苞状(也有牡丹、云纹等)装饰,形似泪滴。

于是乎“杏犀”上有“杏”有“莲”,符合曹雪芹关于“莲与杏”两种人生的设定,叫“杏犀”似乎更合适。当然,这是本人观点,与周汝昌先生又不同。

“杏犀”上三个垂珠篆字呈“莲”状。有杏有莲,预示宝黛情真之侥幸,也隐喻宝黛悲剧的“可怜”。

妙玉将“杏犀”拿给林黛玉喝茶,就是隐喻她的悲剧一生。与“(分瓜bān)瓟斝”对应薛宝钗雷同。下文将要具体讲解一下“杏犀”与林黛玉的关系。

(第四十回)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杏犀”。妙玉斟了一与黛玉。

妙玉的茶器并不隐喻自己,而是和品茶人相契合。妙玉的身份虽仍是金陵十二钗应劫之人,半只脚已经踏出了劫外,与甄士隐和柳湘莲类似。只因还只带发修行,身在红尘漩涡,不得解脱罢了,但“高人”属性无疑。

所以,若以“常人”解读妙玉,必然“讨厌”。而以“天人”认识妙玉,则妙玉已非尘世中之你我,自然格格不入。不提。

杏犀需要注意的有以下这么几点。

一,形似钵而小。

二,三个垂珠篆字。

三,镌着“杏犀”。

关于杏犀上文已经解说过,下文将说一下第一、二两点。

第一,杏犀是一只形似钵而小的犀角茶器。

就是碗钵类的器具之名。曹雪芹还有意写了薛宝钗的斝有柄,林黛玉的无柄。

“钵”的形容最关键,古代僧人化缘用钵。《金刚经》云:“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钵”看似突出妙玉身份。实则讲了前世故事。当初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生了一株绛珠仙草。有赤瑕宫神瑛侍者见其可爱,日以甘露灌溉,使其久延其寿,修炼成一个女体,就是绛珠仙子。

绛珠仙子由恩到爱,对神瑛侍者“五内有一股缠绵不尽之意”,产生爱慕之情。神瑛侍者不敢接受,却又割舍不下,不得已由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主导了一场下凡历劫的故事。

绛珠仙子“爱”错人,不得已要下凡还泪,了结因果,只因神瑛侍者的身份毫无疑问是个和尚,一如唐僧前世金蝉子。对此三生石的故事,苏轼撰写的《僧圆泽传》,交代很清楚。本文不多赘述。

西方灵河在神话中属于佛国。侍者又是佛教僧执事的称谓。佛禁女色,道有双修。神瑛侍者是和尚无疑。林黛玉说他“做了两个和尚了”,就是指他的前世和今生。

杏犀“形似钵而小”,对应林黛玉和贾宝玉,突出的是还泪故事的前因后果。所以,“三个垂珠篆字”,才是眼泪的形状。

第二,“三个垂珠篆字”。

何谓垂珠篆字?垂珠的形状酷似一个含苞待放的荷花蕾,称做“垂莲柱”,以垂莲形最为常见。现在去看古代建筑,比比皆是。

垂珠篆字,就是将篆字做艺术化处理,形似荷花含苞未放的花蕾,倒垂的样子。

林黛玉是“莲”主。后文群芳夜宴掣花签,黛玉掣得芙蓉花签,预示她远嫁的姻缘结局。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明祭晴雯,实祭黛玉,是黛玉死后写照。

“垂珠”的形状就是泪珠、水滴状。三个垂珠篆字连成一串,指出林黛玉还泪,以泪洗面的人生!

林黛玉在《题帕三绝》说她还泪的情境: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三个垂珠篆字”代表林黛玉今生还泪。贾宝玉终究还是“负了”她,一如神瑛侍者下凡不是与她再续前缘,而是要结束所有因果和纠缠,一刀两断!

林黛玉与贾宝玉真心一生,心心相印、心有灵犀是为“幸”。奈何双方身份注定不能结果,卿本佳人不长久,泪尽而亡是为“怜”。杏犀源于此也!

贾宝玉在林黛玉死后,虽然与薛宝钗成亲,也是有名无实。君笺雅侃红楼认为钗黛本是一人,都是绛珠仙子。一为甘露,一为绛珠仙草。神瑛侍者今生既要与绛珠仙草斩情,也要与甘露断缘。最终一刀两断,才去做了“第二个和尚”。

第二十三回,贾宝玉曾对林黛玉说出誓言:“明儿我掉在池子里,叫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

贾家抄家后,贾宝玉抛下薛宝钗出家为僧,又去寻到林黛玉的坟墓,替她守坟余生,薛宝钗在家苦等丈夫一去不归。这就是《红楼梦》和宝黛钗三人结尾。

宝黛钗三人各归其位,各自了断因果大和解,契合秦太虚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红楼梦中王夫人在贾府被抄后是什么结局?

王夫人,清朝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红楼梦中贾宝玉生日夜宴时,袭人将芳官灌醉是为何?

袭人,清朝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为了杜绝厚葬的不良风气,唐太宗专门颁布了一道《戒厚葬诏》

《戒厚葬诏》,李世民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会选择住在潇湘馆?原因是什么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红楼梦中荣国府得三代管家分别是哪些人?权力有何变化?

荣国府,清朝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红楼梦中在与宝钗完婚后,宝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出家?

宝玉,清朝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上雪雁一个人是为何?

林黛玉,清朝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红楼梦中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是悬梁自缢还是病死?

秦可卿,清朝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红楼梦中贾家和薛家两家相比有何差别?差距有多大?

贾家,清朝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黛玉,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红楼梦中杏犀是什么?与林黛玉之间有何联系?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