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宋江为何连十节度使都打不过?关胜鲁智深武松为何没有出战?

《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宋江做梦都想把赵佶从龙椅上揪下来,只要有万分之一的成功可能,他也不会卑躬屈膝受招安。高俅亲率十节度使首次征剿,梁山军与官军进行了几场互有胜负的战斗之后,宋江基本就消停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心惊胆战的宋江起了投降的念头:所谓的梁山马军五虎将连同为山贼出身的十节度使都打不赢,又怎能抗衡种师道的精锐西北军?

宋江这个押司小吏,每天的工作就是帮郓城知县时文彬整理文案,其视野狭窄、见识短浅是可想而知的。在智多星吴用的忽悠下,拿下过几个小城池,就以为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了,这倒跟猴子和大象有点相似——耗子腰里别杆枪,就起了打猫的心。

北宋富而不强,也难怪宋江起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心思,他跟吴用草拟的梁山一百单八将誓词和竖起的两面大旗,就说明他想取代赵佶而成为天命之子:我替天行道,你们忠义双全,咱们干一番大事业!

读者诸君都知道,皇帝之所以叫“天子”,是因为他们自称是奉上天差遣来替天行道,是替玉帝老爹来管理人间事务的。宋江扯起替天行道大旗,其实就是想抢赵佶的饭碗。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问了:重阳节菊花大会上,宋江高唱投降论调,激怒了李逵武松,弄得酒宴不欢而散,这还不能证明宋江早有归顺之心吗?

笔者的回答是这样的:宋江高唱投降论调,如果李逵武松不反对,反倒能说明他有些诚意,李逵炸毛,恰恰是弄巧成拙——没有宋江吴用事先授意,“梦里也不敢”骂宋江的李逵,怎敢一脚踢碎桌子?宋江“暴跳如雷”喊打喊杀,一向欺软怕硬贪生怕死的李逵,为啥能放心地一觉睡到大天亮?

宋江和吴用的小算盘打得很精明:先是用“将来招安大家升官”为诱饵,画大饼忽悠瘸了一帮软骨头军官,然后在与官军的战斗中让他们手上沾血,那时候大家就只能跟着宋江一条道走到黑了。

落草为寇是要纳投名状的,而纳投名状的目的,就是断了入伙者的后路,按照宋江和吴用的打算,关胜等人要用朝廷将官的首级当投名状的。这一招儿,宋江已经在霹雳火秦明身上用过了——如果宋江有半点忠义之心,又怎会在青州城外将数百人家烧做白地,又怎会将无辜百姓杀得鸡犬不留?

宋江吴用藏在幕后说学逗唱,黑旋风李逵跳出来发头卖相,这一出双簧就是要告诉那些降将:招安这种事情急不得,既然有这么多人反对,咱们还是准备好打仗吧。

吴用是很毒辣的,他的一番轻言细语,就把大家送上了绝路:“如今闲话都打叠起,兄长且传将令,马军拴束马匹,步军安排军器,水军整顿船只。早晚必有大军前来征讨,一两阵杀得他人亡马倒,片甲不回,梦着也怕,那时却再商量。”

吴用此言一出,关胜等人的心都凉了半截:杀得官军人亡马倒梦着也怕,双方结下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那还有啥可商量的?

县衙押司和乡村学究并不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不知道自己可能只是一只小虾米,当高俅带领十节度使十三万大军前来征讨的时候,吴用还在那里敞开嘴巴吹大气:“昔日诸葛孔明用三千兵卒,破曹操十万军马。小生也久闻这十节度的名,多与朝廷建功。只是当初无他的敌手,以此只显他的豪杰。如今放着这一班好弟兄,如狼似虎的人,那十节度已是背时的人了。兄长何足惧哉!”

“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这名字不伦不类,以“学究”为字本就十分搞笑,自称“加亮”,岂不是自认为比孔明更高明?

事实证明,吴加亮连诸葛亮的万分之一本事都没有,他瞧不起原本也是绿林出身的十节度使,但是真刀真枪干过几仗,宋江自然是越打越害怕,吴用也开始拉了松套。

梁山军与高俅军首战,是杀了岳父的双枪将董平对战杀了继父(晚爷)的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梁山军略占上风,但最后以平局告终。

第二战就打得十分艰苦了,玉麒麟卢俊义和大刀关胜都不肯出战,只好让第三武将豹子头林冲出场,结果面对老迈年高的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林冲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打赢:“王焕大战林冲,约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败。两边各自呜金。”

一向以辜负君恩出卖朋友著称的双鞭呼延灼替梁山军找回了一点脸面(鞭打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但紧接着这脸面又被双枪将董平丢光了——琅玡彭城节度使项元镇一箭奏功,梁山军大败亏输:“项元镇挂着弓,拈着箭,倒赶将来。呼延灼、林冲见了,两骑马各出,救得董平归阵。高太尉挥指大军混战,宋江先教救了董平回山,后面军马遮拦不住,都四散奔走,高太尉直赶到水边。”

梁山整军再战,宋江和吴用发现自己的实力其实弱得可怜:卢俊义关胜消极怠工,鲁智深武松出工不出力,剩下的“虎将”、“骠骑”连十节度使都打不赢。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双鞭呼延灼与云中节度使韩存保打成了平手,没羽箭张清打伤了颍州汝南节度使梅展,却被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一箭撂倒了战马,张开“马上这条枪,神出鬼没。张清只办得架隔,遮拦不住,拖了枪便走入马军队里躲闪。张开枪马到处,杀得五六十马军四分五落。”

梁山军三战高俅,最后是水军头领建功生擒高俅,马步军的顶尖战力如大刀关胜、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都没有露面,卢俊义到了前线,除了给城头上的高俅“欠身唱喏”啥也没干,这就不能不让我们产生这样的疑问:是宋江吴用没让这四位高手上阵,还是人家根本就不肯出力?

全面盘点双方战力,我们就会发现即使卢俊义关胜鲁智深武松全都参战,对战局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十节度使外加八十万禁军正副都教头丘岳、周昂,与梁山马军五虎将八骠骑单挑,取胜概率应该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对战同为山贼出身的十节度使尚且如此艰难,如果对上与西夏连年征战的种师道西北军,那结果又将如何呢?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花和尚鲁智深身上去找答案。

鲁智深是步军第一头领,其马上战力,与马军五虎将中的双鞭呼延灼不相上下,很可能比霹雳火秦明要略胜一筹,而鲁智深在种家军,只是一个中下级军官,八十万禁军中像林冲那样的教头数不清,种家军中像鲁智深那样的提辖,也不知道有多少,而且种家军一直在与装备了冷锻甲的西夏铁骑作战,其战斗经验和战斗意志,都不是梁山那群乌合之众可以抗衡的。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绿林出身的十节度使尚且如此难对付,猛将如云的种师道西北军席卷而来,梁山军能坚持多久?

读者诸君细看《水浒传》和《三国志》就会发现宋江本人和他领导的梁山军,跟三国时期的袁绍有几分相似:“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

鲁智深和武松一向不太给宋江面子,后来甚至发展到了只要宋江提出意见,这二位就一定要唱反调。

鲁武二人当众顶撞宋江,还真不是因为招安不得人心,如果要是投奔种师道的西北军,估计这二位是要举双手赞成的——他们痛恨的不是朝廷,甚至也不是昏君赵佶,而是蔡京高俅童贯等一班奸臣,如果在老钟经略麾下替朝廷出力,鲁智深乐见其成,武松也不会强烈反对。

鲁智深武松都是忠义之士(起码鲁智深是),他们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对官军大开杀戒,这可能就是他们不参战的主要原因,大刀关胜可能也是一样的想法。

宋江在梁山并不能一手遮天,卢俊义跟他平起平坐,智多星吴用惯于见风使舵,公孙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关胜等人被迫投降口服心不服,这些不利因素加起来,让宋江的问鼎中原之心烟消云散,同时萦绕他心头而又挥之不去的阴影,也会成为读者诸君难以解答的问题:如果种师道亲率西北军开赴梁山前线,还有几人肯为宋江卖命?鲁智深和武松会不会阵前倒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水浒传中卢俊义是如何成为梁山二把手的?和宋江比赛他为何会输?

水浒传中卢俊义是如何成为梁山二把手的?和宋江比赛他为何会输?

卢俊义,宋朝

水浒传中如果醉打蒋门神的人是鲁智深,会是什么结局?

水浒传中如果醉打蒋门神的人是鲁智深,会是什么结局?

鲁智深,宋朝

水浒传中如果卢俊义与史文恭单挑的话,会是什么结果?

水浒传中如果卢俊义与史文恭单挑的话,会是什么结果?

卢俊义,宋朝

水浒传中鲁智深在浙江坐化后,宋徽宗是如何追封他的?

水浒传中鲁智深在浙江坐化后,宋徽宗是如何追封他的?

鲁智深,宋朝

林冲在晁盖死后扶持宋江上位的原因是什么?

林冲在晁盖死后扶持宋江上位的原因是什么?

林冲,宋朝

贾宝玉去探望晴雯为何会遇到多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贾宝玉去探望晴雯为何会遇到多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贾宝玉,清朝

水浒传中宋江真的遇到过九天玄女吗?真相是什么

水浒传中宋江真的遇到过九天玄女吗?真相是什么

宋江,宋朝

红楼梦中妙玉到底是什么身份?她到底有多特殊?

红楼梦中妙玉到底是什么身份?她到底有多特殊?

妙玉,清朝

水浒传中武大郎被毒杀事件前后,都有哪些疑问?

水浒传中武大郎被毒杀事件前后,都有哪些疑问?

武大郎,宋朝

贾珍对尤二姐有心思,贾琏还视而不见?这是为何?

贾珍对尤二姐有心思,贾琏还视而不见?这是为何?

贾珍,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水浒传中宋江为何连十节度使都打不过?关胜鲁智深武松为何没有出战?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