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朝代:宋代|作者:黄庭坚|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译文/注释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太守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野花开了,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游玩的时候,野味野菜,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太守喝醉了,而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而且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当时的太守是谁?是醉翁欧阳修。

注释
1.瑞鹤仙:词牌名。
2.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3. 皆:副词,都。
4.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5.琅琊山,在滁州西南十里。
6.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7.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8. 得:领会。
9. 寓:寄托。
10. 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
11. 山肴: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
12. 野蔌(sù):野菜。蔌,菜蔬的总称。
13. 洌(liè):清澈。
14.泉,指酿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
15. 觥(gōng):酒杯。
16. 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
17.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18. 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 乐:以…为乐。乐:乐事。
19.醉翁:指欧阳修(1007-1072年),自号醉翁。

全文赏析

文章起始,开门见山,这是作文的传统,一种早有定论之法。常为文者都习惯守此规矩,精简笔墨,少说题外之语,以尽快直奔主体。据说,这个常规最初是总结欧阳修文章得来的,与滁州有直接关系。宋代朱熹《朱子语类》139卷,曰: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欧阳修讲究文字简洁,不述废语,不置闲墨,他同宋祁等人合编《新唐书》,曾以“其事增于前,其文省于旧”而被夸耀。《唐宋八家丛话》曾记述这样一个故事:欧阳公在翰林时,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于道。公曰:“试书其事。”同院曰:“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问:“内翰以为何如?”答:“逸马杀犬于道。”此事虽属于文人墨客茶余饭后之闲叙,但流传甚广,其内涵引起文学界语言界的关注,经过许多人切磋琢磨,后来演变出六种表达方法:一、有奔马毙犬于道;二、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三、逸马杀犬于道;四、有奔马践死一犬;五、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六、有犬死奔马之下。这虽是个古老而陈旧的故事,却反映了欧阳修对汉语修辞的重视和严谨,直到当代陈望道在著述《修辞学发凡》时,还对此津津乐道。他说:“依我看来,这都出于意思有轻重,文辞有宾主之分,所以各人的意见不能齐一。”

欧阳修注重修辞,千锤百炼,反复修改自己的作品。《诗人玉屑》卷八记载:新诗改罢自长吟。文字频改,功夫自出。近世欧公作文,先贴于壁,时加窜定,有终篇不留一字者。《四友斋丛话》卷23又记,欧阳公晚年,窜定平生所为文,用思甚苦。夫人止之曰:“何自苦如此,当畏先生嗔耶!”公笑曰:“不畏先生嗔,却畏后尘笑。”此亦名言。欧阳修这种不满足现状,不满足自己,刻苦用功、精益求精,对读者对后人负责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然而,这么一个严以责己,认真为文的一代宗师,也有认识偏颇、偶尔失误之时。唐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佳句广传,使古寺名声远扬。但欧阳修不以为然,未加实地考究,就在《六一诗话》中说:“句则佳矣,其实三更不是打钟时。”这话说错了。姑苏的寺庙在唐代是要敲分夜钟的,远在六朝,就有庙宇夜半鸣钟的记载。可见为文之人,光讲修辞是不够的。常言功夫在诗外,需要注意的方面还很多。

即使是修辞,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有说不尽的奥妙。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经过认真推敲,反复打磨,人与自然和谐,情与山水相融,堪称散文经典,是千古绝唱,使读者无不为之倾倒。但是遇到了与苏轼齐名的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他却大胆将其缩写成了一首歌词,合以声律,被之管弦,词牌名为《瑞鹤仙》: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游也,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觥筹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太守谓谁?醉翁是也。黄庭坚的这首《瑞鹤仙·醉翁亭记》其骨架是欧阳修的,文学价值也不能同散文《醉翁亭记》类比。它的好处是将欧文的400余字,缩写改写不到100字,篇幅仅是原文的1/3,而主题却概括了进去。散文《醉翁亭记》,连用了21个虚词“也”字,《瑞鹤仙》亦以“也”字押韵,既保留了《醉翁亭记》的风格,又适应词的格律要求,确实是文坛上的异想天开,另一种别开生面。

欧阳修的刻意创新值得我们学习,黄庭坚不惧权威的敢作敢为,对我们也是一种启发。

写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而黄庭坚的《瑞鹤仙·环滁皆山也》用独木桥体,隐括欧阳修散文名作《醉翁亭记》,同字协韵,唱叹有情,尽得原作之神韵。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黄庭坚【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烹茶留客驻金鞍。月斜窗外山。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思远山。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

阮郎归·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黄庭坚【更漏子·余甘汤】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庵摩勒,西土果。霜后明珠颗颗。凭玉兔,捣香尘。称为席上珍。号余甘,争奈苦。临上马时分付。管回味,却思量。忠言君试尝。

更漏子·余甘汤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韩淲【灵溪道中】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但觉村深好,青山分外多。连延俄耸拔,回复又坡陀。风冷平沙雁,天空上水鹅。晚时见鱼艇,吾欲借其蓑。

灵溪道中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韩淲【灵溪道中】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但觉村深好,青山分外多。连延俄耸拔,回复又坡陀。风冷平沙雁,天空上水鹅。晚时见鱼艇,吾欲借其蓑。

灵溪道中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韩淲【秋闲因小舟上南豅其一】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老自转便静,闲谁不奈贫。山林无长物,天地有忙人。玉水时时急,灵山日日新。凉风吹四壁,吾忆坐忘真。

秋闲因小舟上南豅 其一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黄庭坚【西江月】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月,小舟坐水眠空。雾窗春色翠如葱。睡起云涛正拥。。往事回头笑处,此生弹指声中。玉笺佳句敏惊鸿。闻道衡阳价重。”次韵酬之。时余方谪宜阳,而洪归分宁龙安月侧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君诗秀色雨园葱。想见衲衣 ......

西江月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韩淲【秋闲因小舟上南豅其二】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野意不堪老,秋怀无用悲。更容书作祟,犹藉酒能医。去去孤云片,垂垂小雨丝。人生偶然尔,天地也如斯。

秋闲因小舟上南豅 其二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韩淲【十二月入城因步城东】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雾暖南溪路,日斜东郭门。老身愁近俗,闲步喜前村。访旧寻诗话,同来取酒尊。几多山树外,梅动影黄昏。

十二月入城因步城东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黄庭坚【鹊桥仙·席上赋七夕】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朱楼彩舫,浮瓜沈李,报答风光有处。一年尊酒暂时同,别泪作、人间晓雨。鸳鸯机综,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騃女。

鹊桥仙·席上赋七夕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韩淲【幽艳】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幽艳人谁识,孤标我岂堪。水烟春淡淡,山日晚酣酣。纵以诗随看,其如把酒参。子游清兴发,半道记舆篮。

幽艳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诗词-黄庭坚【瑞鹤仙·环滁皆山也】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