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清虚观打蘸时都遇到哪些事情?有何暗喻?

清虚观打醮,贾府上下几乎全部出动,意义是重大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贾母带人打醮清虚观。一来就遇到两件堵心的事。先是王熙凤掌掴小道士,贾母帮助消弭。后是张道士心有不满,借贾宝玉长得像荣国公,讽刺贾母以下后代忘本。

贾母对张道士的嘲讽,也是无可奈何,毕竟贾家一代不如一代,而张道士却今非昔比成了神仙。论腰杆子硬气,贾母还真不行。

其实,从张道士与贾母的分庭抗礼看,这老家伙已经有“忘主”的意思。

他本是荣国公的替身,代替荣国公出家在清虚观。贾家一路扶持他上位。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

张道士能有今日,全仗贾府之功。可他官升脾气长,反而看不上荣国公的后代子孙。贾家固然一代不如一代,可他这般也是忘恩负义。

观张道士行径与焦大何异?别看他表面恭谨,内心早已不逊,反不如焦大干脆利落。

张道士“前恭后倨”的嘴脸,也与焦大类似,被作者赋予了贾家与皇帝的“貌合神离”关系。

看张道士是看贾家小人得志。

看焦大是看贾家骄狂自大。

看李嬷嬷是看贾家摆不正自己位置。

看赖嬷嬷、赵嬷嬷是看贾家如何不被抄家。

贾家这些老人,一个个都是非常重要的线索。要特别关注,不提。

张道士这里说着贾宝玉的样貌像“国公爷”,让贾母误以为是自己丈夫,不想他马上纠正了老太太的错误。

(第二十九回)那张道士又向贾珍道:“当日国公爷的模样儿,爷们一辈的不用说,自然没赶上,大约连大老爷、二老爷也记不清楚了。”

啥意思呢?就是张道士给贾母挖了个坑,他说贾宝玉长得像“国公爷”,贾母说确实像他爷爷。结果张道士纠正:“错了,我说的是你的公公荣国公贾源。”贾母:“……”尴尬不?

张道士坏就坏在设计了贾母还没办法辩驳。

他说贾宝玉像荣国公,那是他的主子。代表他心中不将贾家其他人放在眼里。就像焦大眼里只有宁国公一样。

甚至他对贾母说“你孙子长得像你公公”,纯属耍流氓,根本不是人话。贾母他也不当回事,这样的老东西,岂有不讨厌的!但他还没完,有更恶心人的在后边。

(第二十九回)张道士说毕呵呵又一大笑,道:“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得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得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张道士“倚老卖老”给贾宝玉提亲,就像两个老人一见面的话题,无外乎就是儿孙姻缘,看似水到渠成再平常不过。但细读这一段,会发现特别不寻常。

首先,张道士为什么提亲?

张道士是贾府老人,与贾母也是几十年的交情。他在京城达官显贵之中郊游广阔,比之贾家的耳目还要灵光。

他认识的人家有合适的小姐,按说一定是合适的。那时候像贾家这样人家联姻,也是世俗套路。比如贵妇联谊,僧道串联,亲友介绍,最后才是官媒求娶。

按说张道士一心向着贾家,为他们谋求好的姻亲,他也有了香火情,两边都有好处。也是那时候和尚、道士、尼姑、道婆们经常干的事。

问题是,张道士已经是“神仙了”,皇帝都尊称他为“终了真人”,他年事已高别无所求。干嘛还要干这种“保媒拉纤”的事?好了固然好,万一不好还落埋怨。

而且,从张道士主动提起看,分明是这家女方想要与贾家结亲,求到了张道士,而非他真看着好。

那么,能有门路求到张道士,让他帮忙的女方势力绝对不低。这种人家又干嘛如此委婉求了张道士而不找个更靠谱的人做媒?

能让张道士提亲,又无力自己求聘,还想与贾家结亲……答案呼之欲出。

其次,张道士为什么不说小姐是谁?

张道士说:“前日在一个人家看到一位小姐”,这话就有毛病。

第一,张道士是个老道士,他和贾家不见外,那是他出身贾府门下,一辈子来往不用避嫌。凭什么他去别人家就不避嫌?

第二,能让张道士登堂入室一定都是达官显贵。能让他见小姐的也一定是像贾府这样亲近关系。能两样集合在一起,除了贾府还有谁家?

第三,张道士是给自己人贾宝玉提亲,他却绝口不提女方。看似保护女方隐私,可根本说不通。

贾家才是他们“自己”,对自己人遮遮掩掩,胳膊肘往外拐不符合常情。当时清虚观没有外人,都是贾家自己人,有什么不能说谁家的?

他不说明谁家,让贾母和贾家如何选择?难不成就凭他一句话,就定了不曾?

张道士遮遮掩掩既不符合亲疏远近关系,也不符合替人办事的本心。就是没有诚意。

而他不提女方是谁,就是不好说。

最后,张道士的用意是什么?

种种迹象表明所谓提亲,就是奉命行事。什么小姐不小姐的,张道士看没看过无关紧要,成不成他也不上心。

你看他绝口不提女方是谁,就是给贾母挖了个坑。一旦贾母不察答应了,那时候他说谁是谁。

结合打醮清虚观前后发生的事,不难知道张道士说的人就是薛宝钗。

十五岁的小姐是薛宝钗。薛家同列四大家族,家境不错。模样好,冰雪聪明,不是薛宝钗又是谁?

前一天贾元春赐节礼刚刚宝钗和宝玉一个样,傻子都知道贾元春的立场。而能让张道士乖乖张口的,也只有贾元春。

张道士提亲本就是贾元春端午节赐节礼的延续。元春的目的并不是真提亲,而是对贾母迂回告知:我支持金玉良姻,你看着办!

贾母早在元春赐节礼时就明白了大孙女的意思。但她没办法,身份上贾元春是贵妃,没有直接赐婚已经是给老祖母的面子了。

贾母被贾元春搞得非常被动和无奈。她也没有好的狙击办法。后面宝黛二人回家,因金麒麟和提亲的事一场大闹,贾母无奈地哭了,说他们“不是冤家不聚头”就是明知小儿女有情,她却不能做主的痛苦。

不过,贾母毕竟是贾母。元春虽然让她被动,但绝不在张道士跟前露怯。尤其张道士小人得志让她愤怒。必然要回击!

(第二十九回)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什么叫报应打脸?张道士这就是!他都是神仙了,不说“口含天宪”,起码也是神异的存在。可贾母只用“和尚”两个字就将他怼了回去。

和尚不让早娶,你这道士闭嘴。大伙可是眼睁睁看着贾母刚才对张道士提亲还感兴趣,一听话锋不对,马上拒绝、打脸双管齐下。老太太这智商,反正到死都不可能糊涂。

张道士被“和尚”二字怼得哑口无言,贾母还不算完,又说“不管根基富贵”“就算那家子穷,不过给几两银子罢了”,啥意思?少拿钱说事,我有钱、有权、有地位不稀罕!

贾家此时已经被贾元春省亲掏空了家底。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旧还有底蕴。只要不出事,也还有财路。比较起来薛家除了一点家底,生意早都凋敝。

贾家是活的,薛家是死的,拿什么比?何况两家体量高低也天差地远。贾母看不上薛家一点不奇怪。真要看上才是羞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西游记中取经路上暗中保护唐僧的有哪些人?

西游记中取经路上暗中保护唐僧的有哪些人?

观音菩萨,上古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她的名字是什么来历?有何含义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她的名字是什么来历?有何含义

贾敏,清朝

红楼梦中琥珀是什么人?她为何要骂黛玉?

红楼梦中琥珀是什么人?她为何要骂黛玉?

琥珀,清朝

红楼梦中,宝玉送探春一盘鲜荔枝的用意是什么?

红楼梦中,宝玉送探春一盘鲜荔枝的用意是什么?

宝玉,清朝

红楼梦中芦雪庵联诗时,薛宝钗和林黛玉区别在哪里?

红楼梦中芦雪庵联诗时,薛宝钗和林黛玉区别在哪里?

薛宝钗,清朝

《西游记》中,悟空经常去东海龙宫是干什么?不是水性不好吗?

《西游记》中,悟空经常去东海龙宫是干什么?不是水性不好吗?

悟空,上古

贾珠的死与瑞珠宝珠有关?真相到底是什么

贾珠的死与瑞珠宝珠有关?真相到底是什么

贾珠,清朝

管奶娘叫妈,王夫人却叫太太,贾宝玉为何这样?

管奶娘叫妈,王夫人却叫太太,贾宝玉为何这样?

贾宝玉,清朝

贾府人人都喜欢的丫鬟平儿,都有哪些有点?

贾府人人都喜欢的丫鬟平儿,都有哪些有点?

平儿,清朝

红楼梦中的妙玉是真清高还是假清高?详解红楼梦中的妙玉性格

红楼梦中的妙玉是真清高还是假清高?详解红楼梦中的妙玉性格

妙玉,红楼梦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红楼梦中贾母清虚观打蘸时都遇到哪些事情?有何暗喻?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