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考,七分报。高考志愿填报要根据兴趣爱好、成绩排名、招生计划、招生政策、身体情况综合来填报,那么,2023年湖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是什么时候?各批次具体填报时间是几号?能填报几个志愿?几个学校?更三高考整理了“2023年湖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及志愿设置|预测”相关信息内容,供各位高考生及家长参考。
一、2023年湖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1.时间安排
时 间 | 内 容 |
6月13日8:00-19日17:00 | 进行志愿填报操作模拟演练 |
6月22日前 | 开通志愿填报系统辅助填报功能 |
6月26日8:00-27日17:00 | 填报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特殊类型志愿 |
6月28日 | 继续开通志愿填报系统辅助填报功能 |
6月29日8:00-7月2日17:00 | 填报本科批志愿(不含特殊类型志愿)和专科提前批志愿 |
7月12日8:00-17:00 | 填报普通类和体育类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 |
7月15日8:00-17:00 | 填报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 |
7月25日8:00-17:00 | 填报普通类和体育类本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 |
7月30日8:00-17:00 | 填报普通类和体育类本科批第二次征集志愿;艺术类本科批征集志愿 |
8月3日-5日 | 继续开通志愿填报系统辅助填报功能 |
8月6日8:00-8日17:00 | 填报高职专科批志愿 |
8月8日8:00-17:00 | 填报专科提前批征集志愿 |
8月16日8:00-17:00 | 填报高职专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 |
8月21日8:00-17:00 | 填报高职专科批第二次征集志愿 |
提醒:以上数据为2022年湖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相关信息,供各位2023年高考生及家长参考。
二、2022年湖南高考志愿设置(2023参考)
各批次志愿填报以院校或院校专业组作为基本单位,每个院校或院校专业组志愿下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本科提前批设“平行志愿”栏和“单个志愿”栏。军事院校计划,非军事院校中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计划、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计划(含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和普通高考省内公费定向师范生计划(含优师专项计划)在“平行志愿”栏中填报,其他院校的招生计划在“单个志愿”栏中填报。同一次填报时,平行志愿和单个志愿不能同时填报;采用平行志愿的军事院校与非军事院校不能兼报。“平行志愿”栏设3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单个志愿”栏设1个院校志愿。
普通类本科批设“特殊类型志愿”栏和“普通志愿”栏,高水平艺术团、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队和中南大学综合评价录取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在“特殊类型志愿”栏中填报。普通类非定向计划、普通类定向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民族班计划、预科班计划等其他招生在“普通志愿”栏中填报。“特殊类型志愿”栏设1个院校志愿,“普通志愿”栏设45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体育类本科批设3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专科提前批设“定向培养军士志愿”栏和“其他院校志愿”栏,定向培养军士计划在“定向培养军士志愿”栏中填报,其他计划在“其他院校志愿”栏中填报。同一次填报时,定向培养军士计划和其他除定向培养军士计划之外的计划不能同时填报。“定向培养军士志愿”栏设3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其他院校志愿”栏设1个院校志愿。
高职专科批设3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分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高职专科批。本科提前批设1个院校志愿,本科批和高职专科批各设10个院校平行志愿。
第一次填报的志愿投档录取没有录满的院校或院校专业组,在相应志愿录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通过网络和媒体统一向社会公布招生计划缺额,并组织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集志愿。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各设置一次征集志愿,本科批(普通类和体育类)和高职专科批各设置两次征集志愿。各批次征集志愿的志愿结构和第一次填报的相同。对于其中有体检、政治考核、面试等要求的军事院校、定向培养军士、公安类、乘务类等招生计划,第一次填报志愿体检面试合格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方可填报相应类别或相关院校的征集志愿。对于民航飞行学员招生,在民航招飞系统中有“有效招飞申请”的考生方可填报民航招飞院校的征集志愿。
想第一时间获知2023年湖南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信息的考生可通过以下方式:
1、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官网【官网发布】
2、湖南高考志愿填报信息主页【湖南志愿填报时间|志愿设置|填报入口|填报方式】
3、2023年各省市高考志愿填报信息汇总【各省市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填报入口|志愿设置】
三、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件非常个性化的事情,切不可人云亦云,别人报什么你也报什么。大家都向往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的重点院校,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你要选择这些地方的学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竞争实力。自身竞争力很强的考生,当然可以选择报考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名牌院校和强势专业、热门专业,但这毕竟只是每年考生中很少的一部分。其他广大考生,则应将报考目光投向地方普通高校,在志愿填报中更加注重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教学水平。
如今是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非常多,这是好事。但是如果你不会利用,好事就可能会变成坏事。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信息,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对于政策信息,不论国家的、当地的,还是高校的政策,一般不需要辨真伪,只要好好研究、读通、弄懂就行;对于学校和专业信息,关键在于既了解静态的历史数据,又把握动态的现实变化;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信息,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尤其要学会综合分析,切不可偏听偏信。
许多考生及家长名校情结很重,他们大多愿意“分尽其用,用在选校上”。对这种填报志愿不留余地的做法,笔者并不认同。高考志愿填报最关键、最核心、最重要的,是所报志愿尤其是第一志愿能否调档?能否录取?
因为重点名校的第一志愿录取率一般都在百分之百,故而要一矢中的。如果你冒险搏高,不留余地,就会导致风险很大。反之,如果将所选择的学校适当下降一个档次,还可将所选择的专业适当上升一个档次。这样一来,不仅留有余地,降低了风险,还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