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剧本。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一作 《张君瑞待月西厢记》。《录鬼簿》著录。王实甫撰。实甫,一说名德信 (天一阁本 《录鬼簿》),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平不详。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记元代大官王结之父名德信,约生于1253年,时代与《录鬼簿》前期作家相近,以为或即王实甫,可备一说。所作杂剧14种,今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3种,仅存残曲的两种。另存散曲若干。

此剧刊本极多,元刊本未见,明刊本有40多种,最早的是弘治十一年(1498)金台岳家重刊本,《古本戏曲丛刊》据之影印。此外重要的尚有万历八年(1580)毗陵徐士范刊本,万历四十二年(1614)王骥德校注、朱朝鼎香雪居刊本,万历四十六年(1618)陈继儒评、萧腾鸿师俭堂刊本,天启间凌蒙初校注、乌程凌氏刊朱墨套印本,天启间闵齐伋刊本,等。清刊本有38种,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顺治间金圣叹贯华堂《第六才子书》。此外尚有近人校辑注释印本6种。

全剧凡5本,每本4折,共20折。第2本有一长楔子,故或称21折。剧叙书生张珙字君瑞,游学河中,在普救寺邂逅崔莺莺,一见钟情。君瑞询知莺莺系故相国之女,偕母奉父柩暂居寺中,乃寄寓寺内。月夜君瑞与莺莺隔墙唱诗吟和,彼此留情。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指名索要莺莺。崔母向寺中人宣布,何人能退贼兵,就把莺莺嫁他为妻。君瑞写信向友人白马将军杜确求救,僧人惠明冲出重围送信。杜确兵到围解,崔母却变卦赖婚,令君瑞与莺莺认为兄妹。君瑞沮丧苦闷,莺莺侍女红娘怜悯他,教他夜间弹琴诉说心事。莺莺闻琴,甚为感动。张君瑞相思卧病,莺莺差红娘问候。君瑞写一短信并附诗一首,托红娘带回。莺莺阅信,也写一诗作复。君瑞以为是约他夜间相会,跳墙与莺莺会面,不意竟受莺莺斥责。君瑞因而病重,莺莺知情,又寄柬约夜间相会。是夜,君瑞与莺莺私合,此后夜夜相会。崔母疑其事,拷问红娘,得知底细,虽怒而无奈,又被红娘讥讽,于是允许两人结婚,但要君瑞先赴考得官。君瑞与莺莺被迫分离,长亭送别后,君瑞独居旅店,梦见莺莺追赶他同行,醒来却是一梦。君瑞中了状元,回来与莺莺成亲。崔母内侄郑恒从中阻挠,君瑞幸得杜确帮助,郑恒羞愧自杀。皇帝使臣到来,敕赐崔、张为夫妇。

《西厢记》本事出唐代元稹的传奇文《莺莺传》,一名《会真记》。宋杂剧有《莺莺六么》,已佚;宋人赵令畤作〔蝶恋花〕鼓子词,仍本传奇文。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今存,其情节人物实为王实甫《西厢》的蓝本。南宋有话本小说《张公子遇崔莺莺》,见皇都风月主人 《绿窗新话》,罗烨 《醉翁谈录》亦记有小说《莺莺传》。王实甫《西厢记》正面提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歌颂了张君瑞和崔莺莺对爱情与幸福生活的追求,批判了封建礼教观念和封建门阀制度。在艺术上,情节曲折,波澜迭起,悬念丛生,人物刻划细腻传神,曲词华美秀丽。明朱权 《太和正音谱》评云: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西厢记》 问世以后,广为流传,贾仲明补作《录鬼簿》〔凌波仙〕曲即云: “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元末无名氏的 《冯玉兰》杂剧曲文,已将“惠明僧”作为典故。明代《西厢记》几乎家喻户晓。元末明初,詹时雨作 《补西厢弈棋》一折,署名“晚进王生”,今存。宋元无名氏有《崔莺莺西厢记》戏文,元末明初李景云亦有同名戏文,今全本皆佚,仅存残曲若干。此后拟作和续书纷起,明代传奇有崔时珮《南西厢记》 (佚),李日华 《南西厢记》 (存),陆采《南西厢记》(存),皆把王实甫《西厢记》翻为南曲。明杂剧有杨讷 《翠西厢》(佚),屠本峻《崔氏春秋补传》(佚),卓人月 《新西厢》(佚)。明传奇有王百户 《南西厢记》 (佚),黄粹吾 《续西厢升仙记》 (存),周公鲁《锦西厢》 (存),研雪子 《翻西厢》(存)。清杂剧有查继佐 《续西厢》(存),碧蕉主人 《不了缘》(存),韩锡祚 《砭真记》 (存)。清传奇有叶时章、朱云从 《后西厢》 (佚),周杲 《竞西厢》 (佚),张锦 《新西厢》(存),吴国榛 《续西厢》(佚),石庞《后西厢》(佚),周圣怀《真西厢》(佚),陈莘衡《正西厢》(佚),高宗元《新增南西厢》(佚),杨国宾《东厢记》(存),程端《西厢印》 (佚),等。

明清时期的许多著名的戏曲家和文学家,如徐渭、李贽、汤显祖、袁宏道、王骥德、陈继儒、金圣叹、李渔等,都对 《西厢记》作过评价和研究。李贽在《焚书》中认为,《西厢记》和秦汉文、六朝诗、唐代近体诗等都属“古今至文”,并赞誉它在艺术上是“化工”之作。这是划时代的杰出见解。清初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继承了这一观点,痛斥视《西厢》为 “淫书”的谬论。他认为 《西厢》是可以与 《离骚》、《庄子》、《史记》、《水浒传》以及杜甫诗等并传不朽的文学作品,他赞扬了崔、张的“至情”和红娘的义举,从思想内容上对《西厢记》加以肯定。他也高度评价了 《西厢记》在曲词、科白、关目安排等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他认为《西厢记》应当止于 “惊梦”的观点,其艺术见解是可取的。但他认为全剧应当归于人生如梦,反映出他虚无主义的思想。

现在最好的《西厢记》读本,是王季思校注、张人和集评的《集评校注西厢记》,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研究专著有:王季思 《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霍松林《西厢记简说》,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戴不凡《论崔莺莺》,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版;蒋星煜《明刊本西厢记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段启明《西厢论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张燕瑾《西厢记浅说》,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被劫取生辰纲时,杨志如果没喝酒会是什么场面?

被劫取生辰纲时,杨志如果没喝酒会是什么场面?

杨志,宋朝

水浒传中燕青最终结局成谜的原因是什么?

水浒传中燕青最终结局成谜的原因是什么?

燕青,清朝

林冲休掉林娘子到底是为何?为何把她让给高衙内?

林冲休掉林娘子到底是为何?为何把她让给高衙内?

林冲,宋朝

芳官是十二官的什么角色?对于贾宝玉有何意义和价值

芳官是十二官的什么角色?对于贾宝玉有何意义和价值

芳官,清朝

王夫人讨厌晴雯还一定要把她撵走,原因是什么?

王夫人讨厌晴雯还一定要把她撵走,原因是什么?

王夫人,清朝

红楼梦里贾母对元春的态如何?为何那么冷淡?

红楼梦里贾母对元春的态如何?为何那么冷淡?

贾母,清朝

卢俊义上梁山之后为何对宋江那么忌惮?甚至连说话都小心翼翼?

卢俊义上梁山之后为何对宋江那么忌惮?甚至连说话都小心翼翼?

卢俊义,清朝

水浒传中马上林冲步下武松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的差距在哪

水浒传中马上林冲步下武松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的差距在哪

林冲,宋朝

红楼梦中的抄检大观园到底寓意着什么样的权力关系?

红楼梦中的抄检大观园到底寓意着什么样的权力关系?

抄检大观园,清朝

多姑娘这样放纵的女子,最后能全身而退的原因是什么?

多姑娘这样放纵的女子,最后能全身而退的原因是什么?

多姑娘,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西厢记》的作者是谁?主要内容是什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