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赏析以及其延伸阅读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老子的《道德经》第十三章,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

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注释]

①宠辱:荣宠和侮辱。

②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重视大患就像珍贵自己的身体一样。

③宠为下:受到宠爱是光荣的、下等的。

④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为如果我没有身体,有什么大患可言呢?

⑤此句意为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延伸阅读]王弼《道德经注》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宠必有辱,荣必有患,惊辱等#4,荣患同也。为下得宠辱荣患若惊,则不足以乱天下也。

何谓贵大患若身?

大患,荣宠之属也。生之厚,又入死之地,故谓之大患也。人迷之於荣宠,返之於身,故曰大患若身也。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由有其身也。

及吾无身,

归之自然也。

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无以易其身,故曰贵也。如此,乃可以托天下也。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无物可以损其身,故曰爱也。如此,乃可以寄天下也。不以宠辱荣患损易其身,然后乃可以天下付之也。

[延伸阅读]苏辙《老子解》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古之達人,驚寵如驚辱,知寵之為辱先也;貴身如貴大患,知身之為患本也。是以遺寵而辱不及,亡心身而患不至。

何謂寵辱?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所謂寵辱非兩物也,辱生於寵而世不悟,以寵為上,而以辱為下者皆是也。若知辱生於寵,則寵顧為下矣。故古之達人,得寵若驚,失寵若驚,未嘗安寵而驚辱也。所謂若驚者,非實驚也,若驚而已。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貴之為言難也。有身大患之本,而世之士難於履大患,不難於有其身。故聖人因其難於履患,而教之以難於有身,知有身之為難,而大患去矣。性之於人,生不能加,死不能損,其大可以充塞天地,其精可以蹈水火、入金石,凡物莫能息也。

然天下常息亡失本性,而惟身之為見,愛身之情篤,而物始能息之矣。生死疾病之變攻之於內,寵辱得失之交櫻之於外,未有一物而非患也。夫惟達人知性之無壞,而身之非實,忽然忘身,而天下之息盡去,然後可以涉世而無累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人之所以騖於權利、溺於富貴、犯難而不悔者,凡將以厚其身耳。今也祿之以天下,而重以身任之,則其忘身也至矣。如此而以天下予之,雖天下之大,不能患之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广西: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我区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复核工作的通知

广西: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我区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复核工作的通知

广西: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关于做好我区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复核工作的通知

红楼梦中王熙凤嫁给贾琏时有嫁妆吗?都是哪一些?

红楼梦中王熙凤嫁给贾琏时有嫁妆吗?都是哪一些?

王熙凤,清朝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赏析以及延伸阅读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赏析以及延伸阅读

老子,《道德经》

在西游记中,杏仙为何是最可怜的女妖怪?

在西游记中,杏仙为何是最可怜的女妖怪?

杏仙,上古

红楼梦中在守孝期间,林黛玉穿的是什么?

红楼梦中在守孝期间,林黛玉穿的是什么?

林黛玉,清朝

水浒传中宋江阳楼提反诗是怎么一回事?他为何会忘?

水浒传中宋江阳楼提反诗是怎么一回事?他为何会忘?

宋江,宋朝

水浒传中孙立是什么排名?为何没有排进天罡星?

水浒传中孙立是什么排名?为何没有排进天罡星?

孙立,宋朝

红楼梦中袭人会离开贾府是被迫还是自愿的?

红楼梦中袭人会离开贾府是被迫还是自愿的?

袭人,清朝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赏析以及其延伸阅读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赏析以及其延伸阅读

老子,《道德经》

《六韬·武韬·三疑》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六韬·武韬·三疑》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周朝,六韬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赏析以及其延伸阅读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