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德行篇·第十七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众所周知《世说新语》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其世说新语·德行篇·第十七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世说新语德行篇第十七则原文

王戎、和峤①同时遭大丧②,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③,和哭泣备礼④。武帝⑤谓刘仲雄⑥曰:“卿数省⑦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世说新语德行篇第十七则注释

①和峤(?—292):字长舆,汝南西平(今河南驻马店西平)人,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大臣。曾经直谏晋武帝说皇太子司马衷不适合当皇帝,果然,司马衷当了皇帝之后,引发了一系列朝政混乱。

②大丧:父母的丧事。


③鸡骨支床:成语。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事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④备礼:礼数周到。

⑤武帝:司马炎(236—290),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魏咸熙二年(265)承袭父亲爵位做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改元泰始。公元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前期励精图治,经济繁荣,出现了“太康之治”。后期逐渐怠惰腐化。

⑥刘仲雄:即刘毅(216—285),字仲雄,东莱掖县(今山东莱州市)人。东汉城阳景王刘章后代,魏晋时期名臣。官至尚书左仆射,举为青州大中正。太康六年卒,赠仪同三司。

⑦省:看望。

世说新语德行篇第十七则翻译

王戎和和峤同时丧母,都因为行孝而被传颂。王戎骨瘦如柴,和峤则痛哭失声,礼数周全。晋武帝司马炎对刘毅说:“你有没有去看过王戎、和峤几次?听说和峤悲痛的程度超过了礼数的要求,让人为他担忧。”刘毅说:“和峤的礼数虽然很周到,神智与感情却没有受损;王戎的礼数虽然不够周全,却因过于悲伤而形销骨立。臣认为和峤是生孝,王戎是死孝。陛下不应该担忧和峤,而应该担忧王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宝玉,清朝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木香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第八卷·草部·木香具体内容是什么?

本草纲目,李时珍

二刻拍案惊奇第7卷:吕使者情媾宦家妻,吴大守义配儒门女

二刻拍案惊奇第7卷:吕使者情媾宦家妻,吴大守义配儒门女

二刻拍案惊奇,明朝

世说新语·德行篇·第十七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世说新语·德行篇·第十七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世说新语,南北朝

红楼梦中战斗力最强的丫头是谁?他的三次战斗都大获全胜

红楼梦中战斗力最强的丫头是谁?他的三次战斗都大获全胜

红楼梦

世说新语·言语篇·第五十一则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

世说新语·言语篇·第五十一则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

世说新语,南北朝

《绣云阁》第二十六回:讨毒龙西方请佛诛水怪东海兴兵

《绣云阁》第二十六回:讨毒龙西方请佛 诛水怪东海兴兵

《绣云阁》,第二十六回

红楼梦贾探春被写进了薄命司是因为什么?最后是什么结局?

红楼梦贾探春被写进了薄命司是因为什么?最后是什么结局?

贾探春,清朝

《红楼梦》晴雯到底有多任性?完全辜负平儿的苦心

《红楼梦》晴雯到底有多任性?完全辜负平儿的苦心

红楼梦,贾家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政闯祸后,贾母是如何化解危机的?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政闯祸后,贾母是如何化解危机的?

红楼梦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世说新语·德行篇·第十七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