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赏誉篇·第十七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世说新语·赏誉篇·第十七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原文

王汝南①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②以上。”于是显名,年二十八始宦。

字词注释

①王汝南:王湛(249年—295年)字处冲,西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是司徒王浑的弟弟,出任汝南内史。


②魏舒(209年—290年):字阳元。任城樊县(今山东兖州西南)人。魏晋时期名臣。与王湛相似的是,魏舒也是年少时被人认为性格迟钝,不修边幅,无人看重。

翻译

高谈阔论,不禁肃然起敬,心服口服。于是王济留在叔叔这里过了几天。王济虽然素来才俊过人,比起王湛来还觉得自己有所不及,于是慨然感叹:“自己家里有如此名士,我竟然三十年了都不知道。”王济离开时,王湛送他出门。王济的随从中有一匹马,非常难以驾驭,很少有骑手可以驯服。王济随口问叔叔:“您喜欢骑马吗?”王湛说:“也喜欢啊。”王济就让叔叔试汝南内史王湛脱下孝服后,就居住在了墓地附近。他哥哥王浑的儿子王济每次来扫墓,都忽略这个叔叔,不去拜访,王湛也不会等候他。王济平常日子偶尔经过,也只是随意寒暄几句而已。后来有一次王济尝试着和叔叔聊起近来发生的事,发现王湛的回答言辞精湛,让他非常惊讶,于是继续深入话题,越聊越感觉叔叔的思想精彩微妙。作为侄子,王济之前对叔叔并没有敬意,此时听到了他的试骑那匹烈马,结果王湛不但身形美妙,甩鞭回绳之类的动作,甚至不亚于那些出名的骑手。王济越发感叹,此人深不可测,不仅仅在一件事上。王济回家后,父亲王浑问他:“这次怎么临时出门了好几天?”王济说:“我这几天找到了一个叔叔。”王浑问他具体原因,王济就边感叹边叙说。王浑说:“与我相比如何?”王济说:“在我之上。”晋武帝司马炎以前每次见到王济,都会拿他叔叔王湛戏谑,说:“你家那个傻叔叔死了没?”王济以前总是哑口无言。等到发现了这个叔叔的才华,后来晋武帝再问,王济就说:“我的叔叔并不傻。”对晋武帝称赞这个叔叔的内在品质出色。晋武帝说:“可以与谁相比?”王济说:“在山涛之下,魏舒之上。”自此之后,王湛才开始出名,在他二十八岁那年才出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五十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五十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世说新语,南北朝

红楼梦中贾母真的吃垮了贾府吗?她的花销没有贾府爷们大

红楼梦中贾母真的吃垮了贾府吗?她的花销没有贾府爷们大

红楼梦

红楼梦中,贾母为什么在元宵节期间公开批评袭人?

红楼梦中,贾母为什么在元宵节期间公开批评袭人?

红楼梦.诰命夫人

《呼家将》:清代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呼家将》:清代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呼家将》,清朝

红楼梦贾母为何会有一包坏掉的人参?有何深意

红楼梦贾母为何会有一包坏掉的人参?有何深意

贾母,清朝

世说新语·赏誉篇·第六十八则记录了谁的言行?

世说新语·赏誉篇·第六十八则记录了谁的言行?

世说新语,南北朝

苏轼《前赤壁赋》的原文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苏轼《前赤壁赋》的原文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苏轼,前赤壁赋

红楼梦中薛宝钗是如何调教自家的奴才的?

红楼梦中薛宝钗是如何调教自家的奴才的?

宝钗,清朝

红楼梦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与第一次间隔了多久?只有一年吗

红楼梦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与第一次间隔了多久?只有一年吗

刘姥姥,清朝

红楼梦中王夫人与贾政二人之间的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红楼梦中王夫人与贾政二人之间的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王夫人,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世说新语·赏誉篇·第十七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