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谋士是谁?姚广孝和刘伯温之间的较量

姚广孝和刘伯温或许不是明朝最厉害的谋士,但还是有不少人喜欢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元勋,也是朱元璋身边的风水专家,在文学方面更是和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姚广孝则是朱棣能够称帝的首席功臣之一,靖难之役便是由姚广孝一手策划,那姚广孝和刘伯温相比,究竟谁的谋略更胜一筹呢?这次就为大家分析下这个问题,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明朝的历史是由和尚创立的,却随即也是由和尚打破,朱棣一生中能改变他命运的,只有两个人,朱元璋、姚广孝。一个是他亲爹,一个是他谋士。这谋士却非同寻常,而是一个被称为天下第一谋士的姚广孝。

一个合格的谋士必须要符合两个原则,一个是看清局势,另一个是胸有韬略。很显然姚广孝在谋士毕业证书上,这两项技能肯定都是A。而朱元璋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因为判断力,如果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判断藩王会作乱,以他的手腕,朱棣必死无疑。但是他相信了血浓于水。老朱只相信亲人,其实是他最致命的弱点。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蓝玉、傅友德、冯胜都死了,只因为他们不姓朱。在朱元璋的逻辑里,全天下人皆不可信,但亲人除外。农民,这就是农民的观念,亏他做了几十年的皇帝,脑子里还是小农思想。他如果他多读几本书就知道,隋、唐、宋、元哪个不是同室操戈的?为了那至尊无上的宝座,亲情,算啥。况且还是叔侄关系。

朱棣是否想造反,不知道,但是朱允炆是发现了他的这个叔叔很难对付,历史总是惊奇的相似,我们之前说过主父偃的”推恩令“,果不其然,朱允炆又想重演一次。纵然朱棣不想造反,但朱允炆已经在策划如何推倒这个叔叔了,却错估了实力。

汉武帝用主父偃的时候,他的实力是强过其他诸侯的。但朱允炆却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的脑海里依然是,汉景帝时期七王之乱,依然被剿灭,但是谁是他的“周亚夫”?似乎他并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失策啊。所以学了鬼谷子至少会具有权衡实力的能力嘛。衡量双方的实力之后,我们发现朱允炆的团队虽然人多,但是大多是儒生。而朱棣的团队大多是战将和谋士。如果说从文化上来讲,朱棣的团队肯定大多没毕业的,而朱允炆的团队全是清华北大,甚至剑桥牛津的。人多,在某个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战争不是吟诗作画,更不是拼学历比长相,而是血与火的较量。

有时候,一个人能否改变一个时代,是个问题,但一个牛人肯定能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比如朱元璋、比如刘伯温,比如朱棣,比如姚广孝。

姚广孝就是这样的牛人,其实喜欢阴谋的朋友应该多了解这个人,典型十足的阴谋家。他的一生就是阴谋的一生。被称为黑衣宰相,隐藏在明帝国背后的黑手。

但是作为一个屌丝想逆袭,方法有很重要,但绝对不是吹牛,而是要刻苦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比如阴阳之术。吹牛是没用的,有多大本事,聪明人几句话就能问出来。比如简单的一句,你的模式和逻辑在哪里?

大阴谋家姚广孝就是能吃苦耐劳,能独立思考的人,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是从他帮助朱棣夺取大明江山的事迹上来看,他的苦没白吃。

朱允炆需要一个能参谋能打仗的人,但是能打的都被他爷爷杀光了。而他身边却是一群饱读诗书的人。儒家修身,提高品德没问题,但放在战争却是个大问题。你面对饿虎般的敌人,你要感化他们,结果只有被吃掉。但是他太高估自己的实力。他毅然决然“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并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此时的朱棣,时不我待,只能见招出招。此时的朱棣已经羽翼丰满,谋臣与将士的团队都具备。1399年六月,朱棣决定起兵,并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奉天靖难。大明最终的赢家叫朱棣。

其实相比姚广孝,我更敬重刘伯温,但可惜这样的人才实在难得,悲催的是遇上一位多疑的皇帝。被杀是命运使然,纵然他看清了局势,但命运已经不再眷顾他。我们上篇说过刘伯温判断错了朱元璋的阴阳,太过聪明,却不得不为聪明埋单的故事。纵然他最终请辞,但为时已晚,因为朱元璋已经准备好了囚笼,只有一种人让他放心——死人。

而当朱棣得了天下之后,姚广孝却学起来张良,选择半退隐,继续做一个和尚。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姚广孝造反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人说没用目的,错,绝对有目的。他和刘伯温的动机不同,刘伯温是本来不愿意,到深陷局中,进退维谷。而姚广孝却是因为看清了局势,他判断朱棣最终能成功,而他只是在帮朱棣扫清障碍而已,如果说原因嘛,或许是因为不甘心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和尚吧。荣华富贵并不能打动他,在他看他人活着,应该做一件大事情。姚广孝深知只要他做一个和尚,他就能活下去。这才是阴阳高手。

从道德层面上,刘伯温算是第一,但从命运上,姚广孝才是。

姚广孝是大阴谋家,但是却成就了朱棣,有人说这不科学,因为按照传统思维,姚广孝才是那种罪名昭著,臭名远扬的人,怎么能成功呢?其实很简单,在朱棣眼中只有两种人有用的人和没用的人。而在朱允炆的眼里也有两种人儒生和粗人。促进并不是树立道德模范,而是要相互作用。纵然姚广孝是一只饿虎,而朱棣却是驯兽者。换句话说,历史只认实力。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徐庶是三国最被高估的谋士么?

要说徐庶的一生也算是比较走运了,但是徐庶的才华一直是一个迷。有人觉得徐庶是一位很厉害的谋士,而有人认为徐庶是被高估了。不过徐庶要是没什么才华的话,曹操为什么也希望把徐庶归入麾下呢?而且诸葛亮还是徐庶推荐给刘备的,如果诸葛亮比徐庶厉害曹操可能就不找徐庶了。从功绩方面来看徐庶却是不行,可能也是被耽误了吧。

徐庶

郭嘉成名之战是什么?真的有这么神么?

郭嘉因为死的比较早而且非常突然,所以后人总喜欢神化郭嘉,认为郭嘉如果还在赤壁之战曹操不一定会输,难道郭嘉真的有这么厉害么?当然现在马后炮也没什么意义了,不过在官渡之战上郭嘉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帮助曹操以少胜多,还成为了三国三大著名战役之一。如果郭嘉还在的话司马懿的地位也会比较危险,不过一切也都是命啊。

郭嘉,曹操

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之赵云的武器叫什么?

小编看到最近有不少的人对赵云非常的感兴趣,有不少的人也是议论纷纷,有的人讨论赵云的身世,有的人讨论赵云的孩子妻子。当然了,讨论最多的还是赵云的本事,为什么在古代赵云这么牛呢?既然这么牛但是最后为什么也得不到重用呢?五虎上将赵云的武器叫什么呢?其实,小编也是在网上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吧!

赵云

平阳公主三任丈夫最爱的是谁?最爱的是卫青么?

平阳公主一生的情感之路也是非常坎坷,前后出嫁了两次都已守寡结尾,最后嫁给大将军卫青才开始被传为佳话。可能一般人也只知道平阳公主和卫青的事情,而平阳公主前两任的夫君就不知道了。这也不奇怪,因为之前的两位也并不出名,而且还丑闻加身,相比卫青的名气就要大多了也是大英雄,要说平阳公主最爱的应该还是卫青。

平阳公主,卫青

武则天晚年为何宠幸男侍?真正原因揭秘

说到武则天小编相信很多人应该不陌生了,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皇帝,对于武则天有的小编看到最近有不少的人也是议论纷纷,有的人说武则天的功大于过。有的也是说武则天太残暴。那么,小编今天也是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消息,那就是武则天晚年为何宠幸男侍呢?具体的原因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武则天

吕布死后,三国武将个人武力值谁能排第一?

说到三国时期武将的武力值排名这个情况,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这件事情还真的不简单的,也非常的复杂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的分析的话,你会发现其实还是有一些道理可寻找,下面就有一位网友问了说了,如果吕布死后,三国里面谁的武力值排第一呢?其实这个事情也还是蛮有说法的,下面也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

吕布,赵云

司马懿临终时所说的话有哪些含义

其实大家在看三国历史相关的电视剧之后都会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看得好像非常的气人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经常有人再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司马懿这么厉害,完全就是把曹氏家族玩得团团转,但是为什么就是不称帝呢?其实大家仔细的想想还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在临死的时候说了八个字,那么这司马懿临终时所说的话到底有哪些含义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揭秘看看!

司马懿

赵云为什么不适合带兵打仗?只适合单人作战么?

其实赵云在三国迷心里一直有种说不清的感觉,在罗贯中笔下的赵云勇猛无敌,好几次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但是赵云几次的战役几乎都是单枪匹马作战,很少有带兵打仗的常规战役,赵云在蜀国一直得不到重用难道是因为不会带兵打仗,只会单人作战么?其实刘备也早就看出了这一点,所以赵云更多的还是支援为主,可能赵云也是被神化太多了。

赵云,刘备

赵云怎么死的?

说到赵云怎么死的这个话题其实还是蛮有说法和说头的,最近很多网友也都说了其实赵云的死好像也还是能有很多的地方能去研究的,那么也有人问了,赵云的死到底要怎么去看呢,赵云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赵云,三国

温庭筠科举怎么给8个人作弊 温庭筠为什么被皇上贬官

在古代有很多诗人,这些诗人往往会有自己的作品流传下来,给人们带去了不少的佳作,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诗人温庭筠,超级有才,成绩给8个人做过弊,结果自己却没有一个很好的前途,着实令人看不懂。

温庭筠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明朝第一谋士是谁?姚广孝和刘伯温之间的较量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