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识鉴篇·第十五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十五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原文

王大将军既亡,王应①欲投世儒②,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③,舒为荆州。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危,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沉含父子于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字词注释

①王应:字安期,王敦哥哥王含的儿子,过继给了王敦。

②世儒:王彬,字世儒,王敦的堂弟。


③王舒(?—333年):字处明,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是王敦的堂弟。

翻译

王敦死后,王敦过继来的儿子王应想去投奔王敦的堂弟王彬,王彬当时任江州刺史;王敦的哥哥王含想去投奔王舒,王舒当时任荆州刺史。王含对王应说:“大将军平时和王彬不合,你怎么会想到去投靠他!”王应说:“正因为如此,才更要去。江州刺史王彬在王敦强势的时候也能坚持己见,不趋炎附势,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所以看见我们如今衰弱危险,也一定会有恻隐之心。荆州刺史王舒谨慎守规矩,做事不会出人意表。”王含没有听取王应的意见,于是两人最终一起去荆州投奔了王舒,结果王舒果然把两人沉死于长江。王彬听闻王应他们会来,还暗中备好了船只等候,结果竟没能等到他们,感到非常遗憾。

感悟启示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啊。王敦一死,下面的人就开始分崩离析,患难才显真情,可惜王应的眼光虽然独到,却没有坚持己见,终至死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人事部·卷八十六全文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人事部·卷八十六 全文

《太平御览》,卷八十六

红楼梦贾琏私混之后还留下多姑娘的头发,是因为什么?

红楼梦贾琏私混之后还留下多姑娘的头发,是因为什么?

贾琏,清朝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七十三全文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七十三 全文

《太平御览》,卷七十三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全文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人事部·卷一百 全文

《太平御览》,卷一百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二十六则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二十六则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世说新语,南北朝

《红楼梦》尤氏给贾母讲的笑话,一语双关辛辣讽刺

《红楼梦》尤氏给贾母讲的笑话,一语双关辛辣讽刺

红楼梦,贾家

太平广记·卷八十四·异人·会昌狂士具体内容是什么?

太平广记·卷八十四·异人·会昌狂士具体内容是什么?

太平广记,北宋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二十五则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世说新语·识鉴篇·第二十五则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世说新语,南北朝

红楼梦是如何描写赵姨娘做鞋这一情节的?有何讲究

红楼梦是如何描写赵姨娘做鞋这一情节的?有何讲究

赵姨娘,清朝

太平广记·卷八十四·异人·宋师儒如何翻译?原文是什么内容?

太平广记·卷八十四·异人·宋师儒如何翻译?原文是什么内容?

太平广记,北宋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世说新语·识鉴篇·第十五则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