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王莽这个人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还真是很有意思的,他被很多人都誉为是穿越者,那么这个事情到底是什么说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出现呢?下面也一起来跟随小编揭秘看看吧!

是因为王莽的改革措施实在是太超前了,远远超出了他那个社会环境应该孕育的思想。王莽的经济改革,带有十分鲜明的理想主义特征,其土地国有、控制买卖、讲究平等主义的思想与几千年后的空想社会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王莽作为一个儒生,长期研究文学而脱离实际,因此其思想往往偏向理想主义,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其改革的口号也是“奉古改制”宣称要恢复圣人的理想,这与之后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完全一样。因此,很多历史学家将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共产主义者。王莽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对比20世纪原教旨共产主义的主张,实在是太像了。而他的结局,也和计划经济一样,遭到了彻头彻尾的失败。

一、土地国有,禁绝土地买卖,最早的土改

自从商鞅明确土地私有制后,土地兼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问题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很多世家大族会在灾年之际通过高利贷的方式低价购买农民的土地,从而将大批土地集于少数人之手,形成巨大的地方割据势力。到了西汉末年,这些士族的势力已经十分庞大,宛若帝国内的一个个独立王国,极大损害了中央权威,并造成了严重的贫富不均问题。

王莽建立新朝后,发誓要改变这一现状,而他的办法就是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此后私人再无土地产权,并无法将其自由买卖。王莽认为土地兼并、贫富不均的罪魁祸首全在于土地私有,可以买卖土地,现在土地一并收归国家,自然也就杜绝了大户吃小户的问题。

取代土地市场交易的是由国家分配土地,王莽规定天下土地更名为王田,一律不得买卖,然后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凡是一个家庭男丁不到8个而田地超过一井的,就把多余的部分分给宗族和同乡的人。

王莽的政策一出,立即在世族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纷纷予以坚决反抗,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能击败王莽很大程度就是依靠这群坚决反对王莽的世族。

二、控制市场供应,严控物价,最早的计划经济

除了土地改革,王莽还将定价权从市场转移到了政府,此后,不再由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控制价格,而由政府全权包办。他设立了五均官这一职务,他们的任务有三个,一是定期评定物价,称为市平。二是控制市场供应,供给过剩时低价买进,供给不足时高价出售,从而换取巨额税收。三是办理贷款业务,四是盐铁专营,征收专营税。

《汉书.食货志》记载王莽对于价格的管控无处不在,甚至连日用品都予以专门定价,其管控程度丝毫不亚于之后的计划经济。既然和之后的计划经济如此相像,那么必会遭遇后者的问题。王莽刚推行政策不久,就引起了经济大混乱,计划经济的缺点在于政府不若市场那样,无法及时获取供需关系的准确信息,其调控往往缺乏准确性,因此政府的定价往往与真实的供需关系相脱节,从而造成物资短缺。数千年后,苏联的技术和信息搜集能力远强于古代,尚不能准确把握,更何况技术更加落后的汉朝?

此外,计划经济的另一大弊端就是掌握权力的官员容易利用国家权力进行腐败,王莽的改革同样如此,王莽任用的官员往往虚设账簿,掏空国库,大肆牟取私利,最后的结果就是,富人的财富没有流入老百姓手上,却流入了官员的腰包,不仅没能均贫富,反而造成了更大的不平等。

三、频繁更换货币,造成金融破产

王莽的最后一项改革就是通过不断铸造新货币的方式来废除通货膨胀,但由于其铸造的货币品种太多(28种),因此造成了货币流通上的混乱,王莽前后四次变换币值,闹得百姓人心惶惶,市场交易完全混乱,王莽的改革让政府的金融信用完全破产,并造成整个国家的大混乱。

这充分显示出王莽缺乏基本的经济常识,终归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儒生。

王莽的改革,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他和之后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一样,致力于把先贤们的理想付诸实现,但遗憾的是,理想终归不是现实,王莽的改革违背了经济规律,遭到了当时世族和百姓的一致反对,最终在一片声讨之下黯然落幕,他的改革也被后人当成了一场疯言疯语。

王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管你的初衷有多好,但仍有遵循基本的客观规律,违背实际的做法终归是一事无成。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冯道辅佐过十位皇帝,为何每次都被重用?

在古代,有不少臣子一生辅佐过多位皇帝,有一些是因为皇帝的过世而延续到下一位,有一些是经历了战乱效忠于下一朝皇帝,但是这一种可能很难受到重用,毕竟是前朝之人,新皇多多少少都会有些不信任。然而,却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生辅佐了十位皇帝,每次都得到重用,还能善终。他是谁?他又是怎么做到别人都做不到的这一步的?

冯道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冤枉吗?看看这幅对联就知道了

身为明朝中期万历皇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对于明朝的改革可以算得上是功不可没,万历在位的四十多年,只有最初的十年奋发图强,而这十年也是张居正在世的时间。然而在他死后,朱翊钧抄了张居正的家,削了他的官爵,连棺材都被重新打开,张家人也遭受了连累。但是,张居正被抄家真的冤枉吗?

张居正

陈到是蜀国最被低估的武将么?

蜀国五虎将的名声非常响亮,但是蜀国不仅只有五虎将,还有很多将领英勇无比战功显赫,只是在小说里没有被重点提起,例如陈到。陈到也可以说是为了蜀国鞠躬尽瘁了,但是官职一直不大,但是战功和赵云也是有的一比。刘备其实也很欣赏陈到,但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有对陈到加官进爵,可能在刘备眼里陈到还不在台面上吧。

陈到,蜀国

吕布为什么会怕张飞?

在三国里面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能和吕布打上几个回合的人还真的是不多,但是这其中就有张飞这个人,其实张飞的武力值也是有目共睹的,就是凭借张飞一声吼,就把敌人给吓退了,所以说张飞真的的蛮给力的,那么就有人问了,吕布到底怕不怕张飞,为什么会怕张飞,下面就跟随小编揭秘看看!

吕布,张飞

狄仁杰被称为神断,究竟有多机智?

狄仁杰身为武则天时期的重要大臣,以断案最为出名,既然如此,他的智慧、处理事情的能力自然也是高过其他很多人。他曾经被来俊臣诬陷下狱,但是却能用自己的机智,向武则天陈述冤情,并且拯救了与他一同下狱的其他臣子。那么,身处险象环生的监狱,狄仁杰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狄仁杰,武则天

朱棣第一次北伐,十万精锐全军覆没,是对手太强还是自己能力不够?

打仗,作为古时期社会的常事,很能体现当时国家的综合力量,但不论过程如何,最终的结果却总有胜负,而且很多情况下,并不见得人数多就一定是胜算更大。明成祖朱棣在称帝后,一直在找机会进行北伐,派遣十万精锐,结果却是惨败。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次战争的失败?是因为对手太过强大,还是自己的军事实力不足?

朱棣

李世民怎么用一个烧饼吓退突厥十万大军

历史上还有这么厉害的一件事?用一个烧饼就吓退来犯的大军,真的厉害坏了,感觉假假的,所以小编来看一下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为什么会有这类相关的传言呢?果然唐朝是一个盛传神话风格的朝代啊,这类故事也比较多。

李世民

吕布死后貂蝉为何没被曹操霸占?

说到吕布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他其实有一点一点的尴尬的地方就是他好像因为貂蝉而有很多故事讲啊,反正就是非常的喜欢貂蝉了,大家也知道曹操这个人喜欢人妻,那么曹操在吕布死后为什么没有霸占貂蝉呢?有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可以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吕布,貂蝉,曹操

三国时期四大谋士的临终遗言

周瑜、诸葛亮、郭嘉、陈宫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四位谋士,效忠于不同的主君。人常说,人固有一死,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想必很多人都会比较好奇,这四位谋士为主君奉献毕生精力,在临终前,他们都会说些什么?是放心不下江山未来,还是感慨万千,留有诸多遗憾?

周瑜,诸葛亮,郭嘉,陈宫

庞统和诸葛亮正史里谁更厉害?

说起蜀国的军师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般都是诸葛亮,但蜀国还有一位能媲美诸葛亮的谋士一直被大家忽略,这个人就是庞统。而且按照战功来说的话庞统可能还略胜诸葛亮一筹,无奈庞统英年早逝所以影响力没有诸葛亮那么大。不过庞统的死刘备也要附上一定责任,当年庞统在吴国就是一个响亮的人才,只可惜蜀国各方面的资源还是匮乏很多,哪怕你再有才华平台太小也没用。

庞统,诸葛亮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为什么说王莽是穿越者?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