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望门投止”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望门投止”含义详解

成语“望门投止”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望门投止”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1、望门投止的意思

望:看。 投止:投宿。 逃难或出奔时,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得暂时存身。后泛指在仓猝情况下,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

2、望门投止的故事

张俭在逃亡的路上,只要看见有民户的大门,便前去投靠,没有一户人家不收留他。这就是“望门投止”的由来。张俭为什么要逃亡?为什么家家都肯收留他?


张俭字元节,东汉山阳郡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他的先祖张耳跟随刘邦反秦,曾因功被封为赵王。父亲张成官至江夏太守,颇具政绩。张俭年轻时即被地方官推举为茂才(即秀才,为避光武帝刘秀之讳改称茂才),中央政府安排他到州刺史属下为官,他认为那位刺史不具备做官的品德和才能,就以有病为由拒不就职。延熹八年(165年),张俭任职山阳郡东部督邮,负责督察纠举当地官民违法之事,宦官侯览的家就在他管辖的区域之内。侯览在桓帝时任中常侍,后因参与诛杀梁冀而封侯。他依仗权势,大事聚敛,强占民田,残害百姓,侯览的家人、姻亲等亦恃势妄为,称霸乡里。侯览的母亲还在世,便大修坟茔,拆毁别人家的房屋,挖开别人家的坟墓,建起的殿庑有上百尺高。张俭查得事实,毅然上书朝廷,揭发侯览及其家人的劣迹罪行,请求治其罪而诛杀之。张俭几次上书都落到了宦官手里,侯览尽知其情,对张俭恨之人骨。但张俭并未退缩,他见上书无效,便亲自带领属下抄没侯览的家,铲平了他母亲刚修的坟茔。又上书言侯览的罪行及其母亲干涉郡国事务,横行乡里之事。

侯览终日耿耿于怀,寻找机会报复张俭。张俭的同乡有个叫朱并的人,是个阴险狡诈而又善于逢迎拍马的小人,张俭很看不起他,朱并也因此忌恨张俭。后来,侯览唆使朱并上书,诬告张俭和本郡24人结为朋党,图谋不轨。当时正逢党锢之祸最烈的时候,汉灵帝不作调查,便下诏捉拿张俭等“党人”。张俭闻讯潜逃,窘急之中,看见前面有座大门,便敲门投宿。人们佩服张俭的品德与胆量,十分看重他的行为与声誉,都冒着被抄家灭族的危险收留他。张俭所到之处,前后有10余户人家受到牵连,宗族皆被杀戮。

后来张俭逃到了东莱,住在李笃家。外黄县县令毛钦听说后,带兵前来搜捕。李笃把毛钦叫到一边,对他说:“张俭是天下敬重的名人,现在他虽然逃亡,但并没犯什么罪,你可能会捉到他,但你忍心带走他吗?”毛钦赶忙站起身来,对李笃说:“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遽伯玉把独自为君子作为耻辱,难道你也想将仁义都归到自己头上吗?”李笃回答说:“你不逮捕张俭,那么我的仁义有一半已经被你得到了。”毛钦叹息一声,带兵离去。李笃护送张俭逃到了塞外。

黄巾起义爆发后,党锢解除,张俭返回了故里。朝中三公及大将军都征辟他为官,他总是推辞不去任职。皇帝派公车接他出任少府,他也拒不成行。汉献帝初年,他的家乡发生了大灾荒,张俭倾尽家产,赈济灾民,依赖他而存活的有上百人。后来,张俭不得已做了卫尉,见到曹操势倾朝野,大权在握,于是闭门谢客,不再过问政事。不久死于许昌,年84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如何理解成语“一挥而成”?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一挥而成”?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一挥而成

成语“我见犹怜”是什么意思?“我见犹怜”出自于哪里?

成语“我见犹怜”是什么意思?“我见犹怜”出自于哪里?

我见犹怜,东晋

如何理解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一蟹不如一蟹

成语“暗渡陈仓”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暗渡陈仓”含义详解

成语“暗渡陈仓”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暗渡陈仓”含义详解

暗渡陈仓,秦朝

成语“行将就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行将就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行将就木

成语“朽木不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朽木不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朽木不雕

成语“知彼知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知彼知己”含义详解

成语“知彼知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知彼知己”含义详解

知彼知己,春秋

如何理解成语“有脚阳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有脚阳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有脚阳春

成语“庖丁解牛”是什么意思?“庖丁解牛”有什么典故?

成语“庖丁解牛”是什么意思?“庖丁解牛”有什么典故?

庖丁解牛,魏惠王

成语“徐市求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徐市求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徐市求仙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望门投止”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望门投止”含义详解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