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楼梦》中,贾宝玉考中举人合理吗?他有实力中举吗?他参加科举考试是否是自己打自己的脸,食言而肥,违背了初衷?他中举在贾府败落前,还是抄家之后?
小编认为,贾宝玉考中举人很合理,以贾宝玉的才学,考中进士都不费吹灰之力。
第一、贾宝玉有考中举人的实力。
贾宝玉博览群书,从贾宝玉十一二岁题写大观园匾额可知,他的文学水平,历史知识,花草苗木知识,都十分丰富。
虽然贾宝玉不喜欢读四书五经等科举书籍,但是他毕竟从小就是在四书五经的浸淫中长大的。大观园姊妹们猜谜语,猜都是四书里的句子。贾宝玉过目成诵,别人学习五年能达到的水平,贾宝玉一年就可以了。
清朝光绪之前,科举考试第一场考“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考“五经”文五篇,第三场靠经史、时务策五道。
等到贾宝玉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离宝玉题对额,又过了许多年,宝玉的学识也在逐步提高。
贾宝玉文彩飞扬,如果参加科举考试,他文章的破题就会别出心裁,引人入胜。贾政认为:【那宝玉虽不算是个读书人,然亏他天性聪敏,且素喜好些杂书。他自为古人中也有杜撰的,也有误失之处,拘较不得许多。若只管怕前怕后起来,纵堆砌成一篇,也觉得甚无趣味。因心里怀着这个念头,每见一题,不拘难易,他便毫无费力之处,就如世上流嘴滑舌之人,无风作有,信着伶口俐舌,长篇大论,胡扳乱扯,敷演出一篇话来。虽无稽考,却都说得四座春风。虽有正言厉语之人,亦不得压倒这一种风流去。】
贾政说: “你们哪里知道,大凡天上星宿,山中老僧,洞里的精灵,他自具一种性情。你看宝玉何尝肯念书?他若略一经心,无有不能的。他那一种脾气也是各别另样。”
因此,贾宝玉若参加科举考试,应该会得高分,他有考中举人和进士的实力。
第二、贾宝玉的确厌恶仕途,但是宝玉孝顺,他为了尽孝而参加乡试。
贾宝玉厌恶官场黑暗,不愿意与那些道貌岸然的禄蠹为伍。如果贾府还一如既往地繁华,他和林妹妹结婚了,他绝对不会去参加科举考试。
但是,林妹妹已经死了。贾宝玉答应过林妹妹,你死了,自己就当和尚去。贾宝玉要履行诺言,为林妹妹而出家当和尚。
父母养育他二十来年,贾宝玉不忍心突然离开父母,让他们伤心。贾宝玉打定主意,为父母尽点最后的孝心。
母亲希望他娶宝钗为妻,贾宝玉就决定和薛宝钗结婚。
父亲和母亲希望他参加科举考试,宝玉就决定为了孝顺,而去参加乡试。
贾宝玉在参加乡试前,已经打定主意,考中举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然后悬崖撒手,离家修行。贾宝玉当和尚既是履行诺言,又是为了来世见到林妹妹而修来世。
宝玉考中举人后,出家了,并没有违背宝玉不走仕途的初衷。
续书里,贾宝玉乡试结束就失踪了,符合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贾宝玉穿着大红猩猩毡斗篷,和一僧一道飘然而去了。
当然,宝玉并未走远,贾府后来被抄家,他也是知道的。贾府众人风流云散,金陵十二钗死的死,远嫁的远嫁,出家的出家。百年豪门望族,一朝大厦倾倒。贾宝玉都看到了。
此时,他已经顿悟,自己在太虚幻境,薄命司里看到金陵十二钗簿册就是自己家这些姊妹们的命运簿册。这些姊妹们都是红颜薄命!
贾宝玉懂得了“天意难违”四个字。也懂得了“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的道理。
结语:
贾宝玉中举有合理,符合宝玉的性格。他参加乡试,并非是要升官发财,只是为了孝顺父母,他在贾府败落前中举,出家。贾府的悲剧命运,他当和尚的时候都看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