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疬疡癜风原文是什么内容?

《本草纲目》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撰写的中医典籍,共52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此书采用“目随纲举”编写体例,故以“纲目”名书。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融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疬疡(lì yáng)癜风

【释名】

疬疡是汗斑,癜风是白斑片,赤者名赤疵。

【内治】

蒺藜:白癜风,每酒服二、三钱。女萎、何首乌:白癜,同苍术、荆芥等分,皂角汁煎膏,丸服。胡麻油:和酒服。桑枝:同益母草熬膏服。枳壳:紫癜风。牙皂:白癜风,烧灰酒服。白花蛇:白癜疬疡斑点,酒浸,同蝎梢、防风末服。乌蛇:同天麻诸药,浸酒服。白鸽:炒熟,酒服。猪胰:酒浸蒸食,不过十具。

【外治】

附子:紫白癜风,同硫黄,以姜汁调,茄蒂蘸擦。白附子同上。贝母紫白癜斑,同南星、姜汁擦。同百部、姜汁擦。同干姜,浴后擦之,取汗。知母:醋磨涂。茵陈:洗疬疡。菰笋、木莲藤汁:并擦。胡桃、青皮:并同硫黄擦。或入硇砂、酱汁少许。杏仁:每夜擦。熏陆香:同白蔹揩。桑柴灰:蒸汁热洗。猫儿刺叶:烧淋熬膏,涂白癜。鳝鱼:同蒜汁、墨汁,频涂赤疵。丹鸡冠血、翅下血: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比肩接踵”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成语“比肩接踵”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比肩接踵,春秋

成语“不可救药”出自于哪个典故?“不可救药”含义介绍

成语“不可救药”出自于哪个典故?“不可救药”含义介绍

不可救药,西周

成语“一毛不拔”出自于哪个典故?“一毛不拔”含义介绍

成语“一毛不拔”出自于哪个典故?“一毛不拔”含义介绍

一毛不拔,战国

成语“炙手可热”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成语“炙手可热”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成语,炙手可热

成语“人言可畏”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成语“人言可畏”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人言可畏,春秋

成语“一身是胆”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一身是胆”含义详解

成语“一身是胆”有什么历史典故吗?“一身是胆”含义详解

一身是胆,三国

成语“不知所云”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成语“不知所云”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不知所云,三国

成语“易如反掌”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易如反掌”含义详解

成语“易如反掌”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易如反掌”含义详解

易如反掌,唐朝

“廉颇老矣”是褒义还是贬义?如何理解这句话?

“廉颇老矣”是褒义还是贬义?如何理解这句话?

廉颇,赵国

成语“天夺之魄”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成语“天夺之魄”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天夺之魄,春秋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本草纲目·第三卷·百病主治·疬疡癜风原文是什么内容?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