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饮鸩止渴”是什么意思?“饮鸩止渴”有什么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饮鸩止渴”是什么意思?“饮鸩止渴”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参与【饮鸩止渴】故事的主人公:

霍谞,字叔智,后汉魏郡邺县人。少年时就是通达经术的儒生。十五岁时曾上书把在狱里的舅舅宋光解救出来。

梁商(?-141年),字伯夏,东汉时期外戚、将领,东汉九江太守梁统曾孙,跋扈将军梁冀的父亲,官至大将军。

【饮鸩止渴】是什么意思?

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饮鸩止渴】出自哪里?

《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饮鸩止渴】词语辨析:

【饮鸩止渴读音】:yǐn zhèn zhǐ kě

【饮鸩止渴的近义词】:急功近利、漏脯充饥、杀鸡取卵、牵萝补屋

【饮鸩止渴的反义词】:从长计议、高瞻远瞩

【饮鸩止渴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饮鸩止渴】典故:

霍谞是东汉人,他自幼发奋读书,从小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年纪轻轻便精通四书五经,并通过了明经科的考试。他在当地是有名的“小才子”,长大以后,曾为河南尹,后做过廷尉。

霍谞有个在郡里当官的舅舅,叫宋光。由于他为人正直、秉公执法,所以成了一些权贵的眼中钉。后来,权贵们联合起来诬告宋光篡改诏书,皇帝信以为真,就把宋光逮捕,押到京都洛阳,关进了监狱。这时,霍谞才十五岁。

霍谞不相信舅舅会篡改诏书。宋光入狱以后,霍谞十分着急,日夜思考解救舅舅的方法。最后,他决定给当时掌管朝廷大权的大将军梁商写一封信,为舅舅申冤。

他在信中说:宋光出身官宦之家,仕途平稳顺利,现已位居地方首长的高位。他为人正直、秉公守法,从而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这样的一个人,即使对于皇上的诏书有所疑虑,也会采用一种稳当的方式来解决,怎么可能冒着死罪私下更改诏书?这样的行为好比是一个人为了充饥而去吃附子,为了解渴而去饮鸩 (“鸩”的羽毛泡过的毒酒)。这样的话,食物还没进到肠胃里,刚到咽喉人就已经断气了,怎么可能会有人这样做呢?

梁商读了这封信,觉得霍谞说得很有道理,又听说他只有十五岁,对他的胆识颇为赞赏。后来,梁商不仅重审此案,还亲自到皇帝那里替宋光辩白。案件终于真相大白,宋光也被无罪释放。从此以后,霍谞的名声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斗酒学士”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斗酒学士”是什么意思?

成语“斗酒学士”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斗酒学士”是什么意思?

斗酒学士,唐朝

如何解释成语“三生有幸”?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三生有幸”?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三生有幸

如何解释成语“杀身成仁”?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杀身成仁”?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杀身成仁

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如何解释成语“人言可畏”?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人言可畏”?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人言可畏

成语“天涯海角”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成语“天涯海角”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成语,天涯海角

出自于《庄子》中的十大成语分别是哪些?

出自于《庄子》中的十大成语分别是哪些?

庄子,战国

成语“百鸟朝凤”的历史典故是什么?“百鸟朝凤”是什么意思?

成语“百鸟朝凤”的历史典故是什么?“百鸟朝凤”是什么意思?

百鸟朝凤,凤凰

如何理解成语“贪小失大”?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贪小失大”?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成语,贪小失大

如何解释成语“人自为战”?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人自为战”?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人自为战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饮鸩止渴”是什么意思?“饮鸩止渴”有什么典故?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