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探索:人琴俱亡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人琴俱亡,汉语成语,拼音是rén qín jù wáng,意思是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常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出自《晋书·王徽之传》。那么成语人琴俱亡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东晋时期,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书画俱佳,尤其是书法,行书、草书都写得出神入化,后人把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称“二王”。

王献之与哥哥王徽之情深意厚,后来,兄弟两人都患了重病,王献之先去世。家人怕王徽之悲痛,没有把消息告诉他。王徽之老得不到弟弟的消息,忧心忡忡。

一天,他实在忍不住问家人:“子敬的病怎样了?为什么长久没有听到他的消息?是否出事了?”家人含糊其词地回答,不向他吐露真情。王徽之恍然大悟,悲哀地说:“看来子敬已经死了,是吗?’家人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便说了实话。王徽之听了也不痛哭,下了病榻,吩咐准备车辆去奔丧。到了王献之家,王徽之在灵床上坐了下来。他知道王献之生前爱好弹琴,便对王献之的家人说:““把子敬的琴取来。”琴拿来后王徽之就在灵床上一面弹,一面想着过去兄弟两人的情谊,他越想越悲伤,弹了几次,都不成曲调。于是,举起琴向地上掷去,然后叹道:“子敬!子敬!如今人琴俱亡!”叹罢他悲痛得昏了过去。一个多月后他也病入膏肓离世而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不自量力”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自量力”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自量力

成语“精卫填海”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精卫填海”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精卫填海,成语

狡兔三窟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狡兔三窟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历史典故,狡兔三窟

成语“不因人热”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因人热”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因人热

关于肝胆相照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关于肝胆相照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历史典故,肝胆相照

关于一鼓作气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关于一鼓作气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历史典故,一鼓作气

历史文化探索:集思广益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集思广益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集思广益

成语“筚路蓝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筚路蓝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筚路蓝缕

成语“百感交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百感交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百感交集

历史文化探索:迷途知返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迷途知返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迷途知返,东汉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历史文化探索:人琴俱亡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