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泰山压卵”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泰山压卵”是什么意思?

成语“泰山压卵”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泰山压卵”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国时期,虽然是三分天下老百姓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但是上层文化的一些东西还是有发展的,整个三国时期就有很多成语被发明了出来。其实成语也就是古人一种简化表达方式,不过形容的实物非常的准确。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泰山压卵这个成语的典故和意思,泰山压卵是指双方的力量非常悬殊,类似于以卵击石。


魏晋时期,司马炎篡夺了曹魏政权(历史上的北魏,因其建立和继承者均为曹操的后裔,亦称之为曹魏),司马炎建立了晋王朝,他就是史书上的晋武帝。

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以期达到永久统治天下的目的,晋武帝封赏了很多同姓的子弟为王。让他们分别镇守国内名地的重要城邑和中心城市,但终归还是事与愿违,当司马炎死后,驻守各地的中心城市诸侯们为了争夺中央政权的地位和抢夺各自的属地,而同族展开了长达16年之久的连年战争,由于这次战争中的主角是以当年晋武帝分封的八个诸侯王为首,所以历史上称之为“八王之乱”。

在当时有个名叫孙惠的人,字德施,是吴国寓阳人。其祖上直在三国时期的吴国政府做官,孔惠本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尤其写得一手华美文章,由于他的才学深厚。在八王之乱时,有好几个诸侯王都曾经数次拉拢他,以用此人为已务。

孙惠也费经参加了他们的争斗。最初,他参加了当时齐王司马同的队伍,并在攻打赵王司马伦的战争中立下了显赫的战功。在那次战斗中,司马同命令孙惠率兵攻打司马伦,当攻到城池之下的时候,司马伦紧闭城门,并命令部下,从城上往下放滚木雷石,使得司马同的部队损失惨重,这样一连数日,双方僵持不下。

这天夜里,月黑风高,孙惠着准风向,命令部分士兵架起云梯攻城,并将火把投入城中,使城中烈火熊熊。司马同的部队趁大火攻入城中。后来,孙惠因战功卓著被司马同封为晋兴县侯。

此后不久,司马同控制了中央政权。但他为人骄横专权,傲气十足,根本不把当时的晋惠帝放在眼里。孙惠见司马同如此为人便上前劝阻他,但司马同根本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孙惠见他如此做人,不足以成大事,便毅然决定辞官。

过了几年,河间王和长沙王司马义决定联手攻打司马同,并决心一举消灭司马同,这时,成都王司马颖重新进行朝廷人事调动,并重新任用孙惠,推荐他为参将。但时隔不久,孙惠因擅自杀死了司马颖的部将梁佼,而逃离司马颖,并决定隐居起来。

后来几年过去了,这一年东海王司马越在邳地(今江苏邳阳)大举兴兵。他屯聚粮草,广纳贤士,并扬言拥戴当朝皇室,所以受到爱戴。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投到他的门下,一时间,司马越威名大震,声势浩大。一直隐居的孙惠觉得司马越志向远大能够成事,便对他抱有希望。希望通过司马越来结束这连年战争频发,天下动荡,百姓疾苦的局面。让百姓安居乐业。

于是孙惠就化名秦秘之,给司马越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称司马越兴兵是“履顺讨逆,执正伐邪”。把此举比作是猛兽吃只小小的狐狸,伟岸的泰山压碎一个小小的鸟卵,所以战争必胜无疑。

司马越接到这封信后,非常欣赏写信者的文才,于是就命部下张榜寻找写信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司马越最终找到了孙惠,封他“新室参军”,并参与商讨军中大事。此后孙惠屡次升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如何理解成语“一挥而成”?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一挥而成”?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一挥而成

成语“我见犹怜”是什么意思?“我见犹怜”出自于哪里?

成语“我见犹怜”是什么意思?“我见犹怜”出自于哪里?

我见犹怜,东晋

如何理解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一蟹不如一蟹

成语“暗渡陈仓”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暗渡陈仓”含义详解

成语“暗渡陈仓”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暗渡陈仓”含义详解

暗渡陈仓,秦朝

成语“行将就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行将就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行将就木

成语“朽木不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朽木不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朽木不雕

成语“知彼知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知彼知己”含义详解

成语“知彼知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知彼知己”含义详解

知彼知己,春秋

如何理解成语“有脚阳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有脚阳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有脚阳春

成语“庖丁解牛”是什么意思?“庖丁解牛”有什么典故?

成语“庖丁解牛”是什么意思?“庖丁解牛”有什么典故?

庖丁解牛,魏惠王

成语“徐市求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徐市求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徐市求仙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泰山压卵”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泰山压卵”是什么意思?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