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七步之才”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如何解释成语“七步之才”?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 七步之才

【拼音】: qī bù zhī cái

【解释】: 形容才思敏捷。

【成语故事】:

曹植是曹操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弟。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有非凡的文学才华。曹操曾几次打算把他立为魏世子,继承自己的事业。

曹操第二个儿子曹丕一心想当魏世子,一些拥护他的人一再在曹操面前说他的好话,最后终于促使曹操改变主意,立曹丕为魏世子。

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曹丕想尽方法使曹操对曹植反感。曹植生性随便,不注意遵守禁令,几次遭到曹操处罚,从而没有机会使曹操改变对他的看法。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继任丞相。就在这一年,曹丕废献帝自立为帝(即魏文帝)。

曹丕称帝后,借口曹植在父丧期间礼仪不当,把他拿下问罪。这罪犯得很重,当时要被处死。在审问的时候,曹丕指责他仗自己有才学,故意蔑视礼法,接着说:“父亲在世时,常夸你的诗文,我一直怀疑有人为你代笔。今天限你六步成诗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问你死罪!”

曹植点点头,说:“请皇上赐题。”

“就以兄弟为题,但不许出现兄弟二字。”

曹植略一思付,便迈开脚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德寂以为计。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鼓,抱来豆梗当柴烧。豆梗在锅下呼呼燃烧,豆子在锅里被煮得又哭又叫:“咱俩都是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狠心地煮我不轻饶?”

曹植吟完,正好走了七步。曹石听了,羞愧难当,免去了他的死罪,将他贬为安乡侯,曹植七步成诗的事很快传开,人们也因此而称赞他有“七步之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闻雷失箸”出自于哪里?“闻雷失箸”含义详解

成语“闻雷失箸”出自于哪里?“闻雷失箸”含义详解

闻雷失箸,刘备

成语“临渴掘井”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成语“临渴掘井”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成语,临渴掘井

成语“党同伐异”是什么意思?“党同伐异”出自于哪里?

成语“党同伐异”是什么意思?“党同伐异”出自于哪里?

党同伐异,刘询

成语“死不旋踵”是什么意思?“死不旋踵”出自于哪里?

成语“死不旋踵”是什么意思?“死不旋踵”出自于哪里?

死不旋踵,李膺

成语“置之度外”是什么意思?“置之度外”含义详解

成语“置之度外”是什么意思?“置之度外”含义详解

置之度外,刘秀

成语“投鞭断流”出自于哪里?“投鞭断流”是什么意思?

成语“投鞭断流”出自于哪里?“投鞭断流”是什么意思?

投鞭断流,苻坚

成语“路不拾遗”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成语“路不拾遗”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成语,路不拾遗

成语“奇货可居”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成语“奇货可居”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成语,奇货可居

成语“肝脑涂地”出自于哪里?“肝脑涂地”是什么意思?

成语“肝脑涂地”出自于哪里?“肝脑涂地”是什么意思?

肝脑涂地,刘邦

成语“论功行赏”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成语“论功行赏”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成语,论功行赏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七步之才”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