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数典忘祖”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数典忘祖”是什么意思呢?

还不知道:成语“数典忘祖”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数典忘祖”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数典忘祖出处

《左传昭公十五年》:“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

2、数典忘祖释义

典,古代文化典籍,也指古代的礼制和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或对本国历史无知。

3、数典忘祖典故

晋国大夫籍谈,出身于一个世代掌管文物典籍的贵族家庭。“籍”这个姓氏,就是由他们世袭的职务得名的。可是到籍谈这个时候,他已不大管理文物典籍了,连晋国的历史也了解得很少。

鲁昭公十五年(前527)秋天,东周景王的夫人穆后死了,大办丧事,各诸侯国都按照礼仪,派专使前来吊唁,并贡献珍贵的礼品。


籍谈与大夫荀跞(li历)作为晋国的专使,也来到东周都城。但是,他们没有带什么珍贵的礼品。周景王心中很不局兴。

周景王决定对晋使施加一些压力,所以王室丧事礼仪一结束,他就特别设宴招待两位晋使,并故意让侍者用鲁君新献的青铜壶给晋使斟酒。

宾主渐渐地酒喝多了,周景王乘着酒兴向晋使荀跞夸起鲁国的青铜壶来,说道:“你看鲁国送来的这件铜器珍贵吗?”荀跞含含糊糊地答道:“确实珍贵。”

周景王话锋一转,单刀直入地问道:“承蒙各诸侯国眼中还有我这个周天子,进献了这么多珍贵礼品,遗憾的是没有看到晋国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呵。”荀跞没料到有这样一问,答不上来,就示意籍谈回答。

籍谈也没有思想准备,随口就说:“陛下,各国诸侯获得天王的恩赏实在太多了,献上一点完全应该,只是敝国……”周景王打断他的话,问:“晋国怎样?”

籍谈缓口气,继续说:“敝国僻处深山,与戎狄为邻,从来没有领受过天王的恩赐。我们的财力物力,对付戎狄的入侵都很紧张,拿什么献给陛下呢?”

周王听了这话,责备道:“啊,你太健忘了!晋的祖先唐叔不就是我们成王的弟弟吗?王室恩泽广被,怎能说没有施到你们晋国的身上?”

籍谈想再说什么,可是周王接连举出许多无可辩驳赏给晋文公的,有襄王的“大路”、“戎路”两种战车,还有武士、弓斧及祭神的美酒,等等。

周景王进一步讥讽道:“你的祖先孙伯黡,是晋国专管典籍的正卿,你怎么把老祖宗的职务都忘掉了呢?怎么对晋国的历史这样无知啊!”籍谈和荀跞实在没有脸再待下去了,不等席终,就告辞而去。

周景王望着这两个人的背影,得意地笑起来,对左右说:“籍谈大约要绝后吧,竟然数典忘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如何理解成语“一挥而成”?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一挥而成”?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一挥而成

成语“我见犹怜”是什么意思?“我见犹怜”出自于哪里?

成语“我见犹怜”是什么意思?“我见犹怜”出自于哪里?

我见犹怜,东晋

如何理解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一蟹不如一蟹

成语“暗渡陈仓”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暗渡陈仓”含义详解

成语“暗渡陈仓”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暗渡陈仓”含义详解

暗渡陈仓,秦朝

成语“行将就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行将就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行将就木

成语“朽木不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朽木不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朽木不雕

成语“知彼知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知彼知己”含义详解

成语“知彼知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知彼知己”含义详解

知彼知己,春秋

如何理解成语“有脚阳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有脚阳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有脚阳春

成语“庖丁解牛”是什么意思?“庖丁解牛”有什么典故?

成语“庖丁解牛”是什么意思?“庖丁解牛”有什么典故?

庖丁解牛,魏惠王

成语“徐市求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徐市求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徐市求仙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数典忘祖”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数典忘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