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红楼梦中,黛玉去世之后宝玉是什么表现?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是小说红楼梦中让大多数读者都为之感叹的存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句子。

苏轼在爱妻王弗去世十年之余,又在梦中相见,往事历历,悲痛萦心,挥笔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之词。

苏轼与王弗琴瑟和鸣十几年,王弗的早逝给苏轼的打击非常大,那种无限深切的怀念,那种无比锥心的疼痛,力透纸背,读之让人不觉“泪千行”。

宝玉和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一对有情人,他们之间情投意合、惺惺相惜的故事也是令人称颂和感慨的。《红楼梦》止于八十回,我们虽然知道“狠心”的曹公的意图是让黛玉泪尽而逝,宝黛最终是有情人未成眷属。对黛玉情真意切的宝玉在黛玉去世之后,会有怎样的痛苦表现,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细读前八十回,原来曹公早已将宝玉的失魂断肠、悲痛怀念都隐藏在了那字里行间......

一、恸倒山坡,心碎肠断。

黛玉自幼丧母,外祖母贾母疼惜,接到身边抚养,自此“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宝玉和黛玉在耳鬓厮磨、形影不离中,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黛玉一旦亡故,宝玉的伤心程度可行而知。在二十八回中,饯花之期之日,宝玉看到了地上各色花瓣锦重重的落了一地,怜惜之情油然而生,他把那些花瓣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花冢而去。

还未转过山坡,宝玉听到有人呜咽吟唱“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词句,便想到了“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不觉恸倒山坡之上,霎时心碎肠断。吟唱如此伤心幽怨词句的不是别人,也正是宝玉联想到林黛玉。

这些词句也是黛玉的“葬花吟”中的结语,更被后世视作黛玉的“诗之谶”。黛玉惜花葬花的行为,以及在中秋之夜吟诵的“冷月葬花魂”的句子,都表现出了她的命运是与花紧密相连的。

黛玉葬花是为自身爱情与现实的无奈而立冢悲泣,黛玉葬花亦是葬己。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宝玉在饯花之期,拥花奔花冢,心碎肠断,恸倒在地,俨然是宝玉惊闻黛玉香消玉殒的噩耗,足不能迈、口不能言,心碎肠断、轰然匐地的场景,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二、含泪施礼,撮土为香。

第四十三回中,九月初二既是凤姐的生日,又是大观园的诗社起社日,贾府内热闹非凡,而宝玉却一早穿了素服,偷偷地独携了贴身小厮茗烟来到郊外的水仙庵,借来庵内的香炉,“来至井台上,将炉放下。茗烟站过一旁。宝玉掏出香来焚上,含泪施了半礼,回身命收了去”。

在祭奠结束回到贾府后,见到王夫人的丫鬟、金钏儿的妹妹玉钏儿,宝玉陪笑道:“你猜我往那里去了?”。这一系列的表现,都把宝玉偷偷祭奠的对象指向了因为他的“亲密举动”而挨打,继而跳井自杀的金钏儿。实际上,宝玉偷偷祭奠的是黛玉。

一是看宝玉的眼泪。水仙庵中供奉着洛神。洛神是一个虚拟的神话人物,她是“宓妃,伏羲女,溺死洛水,遂为洛水之神。”在《红楼梦》中黛玉是与唯一“水”有不解之缘、具有“神仙”气质的姑娘,因为黛玉本为仙界灵河岸上的仙草,为了还灌溉之“水”而下凡的,况且初见时,在宝玉的眼里黛玉就是“神仙一样的妹妹”。

在曹植的《洛神赋》里,有“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之句,曹植把“洛神”比作了“芙蕖”,芙蕖即水芙蓉,黛玉在宝玉生日晚会上抽到的花签就是芙蓉。当宝玉看到水仙庵中的洛神之像时,“不觉滴下泪来”,这泪水肯定不是为那庵内泥塑的“洛神”而流的,而是为像“洛神”一样的女子而流的。

二听茗烟的话语。茗烟在宝玉祭奠之后,也跪下祝道:只是这受祭的阴魂虽不知名姓,想来自然是那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了。二爷心事不能出口,让我代祝:若芳魂有感,香魂多情,虽然阴阳间隔,既是知己之间,时常来望候二爷,未尝不可。

《红楼梦》中“人间有一、天上无双,极聪明极俊雅的一位姐姐妹妹”,还是宝玉的“知己”,必是黛玉无疑。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黛玉去世,宝玉虽处在热闹非凡的贾府之中,他心心念念的仍是唯一的知己黛玉。

三、流泪叹息,焚纸作悲。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在五十八回中,清明之日,宝玉带病在大观园中散步,欲去探望同样在病中的黛玉。

行至沁芳桥一带,遇到了在山石后偷偷烧纸祭奠、又被管园婆子发现的藕官,管园的婆子不依不饶地要拉了她去见太太。藕官这样的“违规”行为,见了太太必然会受到重罚。宝玉编造了谎话,替藕官解了围。

后来,宝玉又通过芳官了解到藕官祭奠的是死去的“亲密爱人”小旦菂官。这次清明节焚纸祭奠的行为看似藕官在祭奠菂官,但是宝玉为了替藕官解围而撒的谎却是这次清明焚纸的真正含义。

宝玉先是向婆子掩饰:“他并没烧纸钱,原是林妹妹叫他来烧那烂字纸的”,谁知被婆子识破,便又编造了新的谎话,“我昨夜作了一个梦,梦见杏花神和我要一挂白纸钱,不可叫本房人烧,要一个生人替我烧了,我的病就好的快”。

这两个谎言隐含暗示了两层意思:一是焚烧的“纸钱”,被宝玉说成“黛玉的字纸”。试问,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焚烧某人的东西,不外乎此人已经亡故了;二是本来是应该宝玉烧的,为了病好的快,才“一个生人替我烧了”。

再者藕官和菂官身上皆有宝玉和黛玉的“属性”:藕官在抄检大观园之后,出家去了水月庵,宝玉在黛玉面前也多次提到“你若死了,我当和尚去”。藕官最终去了水月庵与宝玉“当和尚”的去处如出一辙。而菂官的“菂”字字意为“莲子”,莲也叫水芙蓉,黛玉亦可称“芙蓉”,况且菂官和黛玉一样早早地亡故了。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黛玉逝去,宝玉心痛,思虑成病,不能到坟前诉说悲肠,遂化身“藕官”,在清明节之时,偷偷地焚纸作悲,祭奠了化身“菂官”的黛玉。

四、一心凄楚,夜月泣诔。

在七十八回中,晴雯在病中被撵出了大观园,不久便病亡了。众人皆不挂心,独有宝玉一心凄楚,看到芙蓉花,想起小丫鬟说晴雯作了芙蓉之神,便为晴雯作了长篇的诔文“芙蓉女儿诔”,在夜月下芙蓉花前泣念,寄托哀悼之情。

在七十九回开篇,宝玉作完了诔文,黛玉从芙蓉花丛中走了出来,二人在一番对话之后,脂砚斋夹批:明是为与阿颦作谶。脂砚斋何出此批语呢?从晴雯和黛玉的样貌上,王夫人描述晴雯的样貌就是“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从诔文的题目,也指向了黛玉的别称“芙蓉”。

再者,从诔文的内容,也指向了黛玉的日常。比如“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是宝玉与黛玉从小“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的写照。

比如“花原自怯,岂奈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与黛玉“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处境相吻合。

比如“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是黛玉汤药常伴、眼泪长流的日常。再比如“芳名未泯,檐前鹦鹉犹呼”,对应了在三十五回中,黛玉从外边回到潇湘馆,潇湘馆廊前挂的鹦鹉学舌大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的场景。

而且,七十九回中,当宝玉把诔文中的“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之句改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时,脂砚斋再次点明了诔文祭奠的对象:如此我亦为妥极。但试问当面用“尔”“我”字样究竟不知是为谁之谶,一笑一叹。一篇诔文总因此二句而有,又当知虽晴雯而又实诔黛玉也。自蓄辛酸,谁怜夭折!仙云既散,芳趾难寻,宝玉对黛玉的深情怀念早已溢出了诔文之外。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宝玉对黛玉有着无限的深情,黛玉去世,宝玉或号恸崩摧、或临水撒泪、或焚纸清明、或夜月泣诔,仍是道不完这满腔的眷恋与悲伤。凤尾森森换作落叶萧萧,龙吟细细唤作寒烟漠漠,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茜纱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王熙凤做过最伤天害理的事是什么?

红楼梦中,王熙凤做过最伤天害理的事是什么?

红楼梦

红楼梦中,云儿的结局是什么?

红楼梦中,云儿的结局是什么?

红楼梦

红楼梦中赵姨娘为什么作妖?因为王家和贾府有接触

红楼梦中赵姨娘为什么作妖?因为王家和贾府有接触

红楼梦

封神演义中孔宣的五色神光很强,为何不用它收羽翼仙?

封神演义中孔宣的五色神光很强,为何不用它收羽翼仙?

封神演义

红楼梦中贾探春最终嫁去了哪里?她远嫁后有哪些故事?

红楼梦中贾探春最终嫁去了哪里?她远嫁后有哪些故事?

红楼梦

在小说红楼梦中,袭人她们为何一直都愿意留在贾府当丫鬟?

在小说红楼梦中,袭人她们为何一直都愿意留在贾府当丫鬟?

红楼梦,清朝

在小说红楼梦中贾雨村为何总是能遇到贵人相助?

在小说红楼梦中贾雨村为何总是能遇到贵人相助?

贾雨村,清朝

曹刿论战采取了什么战术?曹刿强调了什么?

曹刿论战采取了什么战术?曹刿强调了什么?

曹刿论战,曹刿

红楼梦中贾母表面上在夸王熙凤,其实是在讽刺薛宝钗

红楼梦中贾母表面上在夸王熙凤,其实是在讽刺薛宝钗

红楼梦

班昭留下了哪些千古名句?班昭有哪些成就?

班昭留下了哪些千古名句?班昭有哪些成就?

班昭,东汉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在小说红楼梦中,黛玉去世之后宝玉是什么表现?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