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里蕴含了哪种哲学思想?忧天者、忧人者和列子的不同

成语“杞人忧天”是战国思想家列子所汇编的《列子》中的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其中主要反映了3种哲学思想,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下面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据《列子·天瑞篇》中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文章虚构了一则故事,以杞人和劝谏之人的对话,生动的描绘出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并表达了列子对这两种人的不以为然。


在故事中,杞国曾经有一个胆子很小的人,时常会担忧苍天崩塌下来、大地崩裂开来,并为此心悸不已。由于时常担忧天地崩坠,继而导致天地间的人们无路可逃、遭遇身死,他逐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天天的消瘦下去了。

眼见这位“忧天者”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便有旁人很替他担心,于是就有“忧人者”就跑来劝说他。“忧人者”告诉“忧天者”,苍天不过是上浮积聚的气体罢了,人们整日在空气中呼吸,和在天上没什么区别;大地也只是下沉的土块而已,它无处不在,人们整日都在地上活动,为何还要担心塌陷。

至于“忧天者”所担心的日月星宿是否会坠落伤人,“忧人者”同样认为不足为虑,因为日月星宿也只是上浮积聚气体中的光耀部分,即使坠落也不会伤及人间。这番解释,终于让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开导他的人也很高兴。

列子听闻后,认为担忧天地崩塌的人非常荒谬,陈述天地不会崩塌的人同样荒谬。原因在于天地是否会崩塌,并不是这些人的学识所能知晓的。也就是说,天地崩塌毁灭或者不毁灭都是有可能的。如此一来,又何必挂怀在心上呢。


后世之人阅读“杞人忧天”这则故事时,常常会觉得“忧天者”有些神经质特征,同时非常赞扬“忧人者”的智慧。列子则认为,面对自身学识无法理解的问题时,就不必太过介怀、较真,因此对“忧天者”和“忧人者”都提出了批评。

不过,列子毕竟是道家学派的哲学家、思想家。如果我们站在更为积极入世的立场上,重新审视这则寓言故事,就会发现不论是“忧天者”还是“忧人者”都有难能可贵之处。“忧天者”的忧患意识,是居安思危,确保社会积极进取的重要因素;“忧人者”的宽慰行为,同样充满了温情与细腻,这同样是是人类文明蓬勃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顺便说一句,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诸多典故中,经常以宋人、杞人作为批判的对象。这是因为宋国是周公辅佐周成王平定武庚(商纣王之子)叛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而册封的国家。商汤灭夏之后,亦曾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杞国。周武王在灭商之后,为了传嗣夏朝,延续杞国国祚。也就是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宋人和杞人,是以“前朝遗民”的身份立国的。所以屡遭揶揄,也就不可避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风吹草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风吹草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风吹草动

成语“划粥割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划粥割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划粥割齑

成语“河东狮吼”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河东狮吼”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河东狮吼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成语“江郎才尽”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江郎才尽”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江郎才尽

成语“大材小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大材小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大材小用

成语“风烛残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风烛残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风烛残年

成语“道听途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道听途说”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道听途说

成语“大笔如椽”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大笔如椽”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大笔如椽

成语“好好先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好好先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好好先生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杞人忧天里蕴含了哪种哲学思想?忧天者、忧人者和列子的不同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