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探索:同仇敌忾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同仇敌忾,汉语成语,拼音是tóng chóu dí kài。指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忾(kài):愤恨,愤怒。出自 《诗经·秦风·无衣》。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穆公是个礼贤下士的人,他懂得知人善任。

卫国的宁武子想到秦国来谋事,秦穆公设下宴席为他接风洗尘。席间秦穆公让乐队为宁武子奏了一首名叫《湛露》的欢迎曲,然后送了一把雕弓给他。受到主人如此隆重的招待,通常都会吟诗作画以回谢主人,但是宁武子在宴席结束的时侯仍然没有丝毫的表示。秦穆公觉得自己恐怕有地方做得不到位于是让人去向宁武子打听。

宁武子跟前来问侯的人说道:“诸侯支面见天子是想要接受天子的教导,天子对诸侯盛情款待并演奏《湛露》,这意思是说:天子像是太阳,诸侯如同露水。于是诸侯便把天子的敌人当作自已的敌人,把天子的仇恨当作自已的仇恨,各自带着部队与天子同仇敌忾,共同奋勇杀敌。待到胜仗归来,天子给诸侯雕弓和羽箭以示奖励。我今天坐在席上只不过是在陪衬,却不料秦穆公却给我如此待遇,我实再是不敢当啊,要不然不是辱没了秦穆王一片苦心吗?”正是因为这种不拘一格的态度,秦穆公吸引到了更多的人才毛遂自荐投奔他而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不自量力”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自量力”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自量力

成语“精卫填海”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精卫填海”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精卫填海,成语

狡兔三窟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狡兔三窟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历史典故,狡兔三窟

成语“不因人热”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因人热”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不因人热

关于肝胆相照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关于肝胆相照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历史典故,肝胆相照

关于一鼓作气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关于一鼓作气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历史典故,一鼓作气

历史文化探索:集思广益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集思广益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集思广益

成语“筚路蓝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筚路蓝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筚路蓝缕

成语“百感交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百感交集”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百感交集

历史文化探索:迷途知返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迷途知返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迷途知返,东汉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历史文化探索:同仇敌忾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