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探索:宾至如归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宾至如归,读音为bīn zhì rú guī。宾:客人,指客人到这里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那么成语宾至如归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成语故事】:

春秋时,郑国子产奉郑简公之命,出访晋国。晋平公摆出大国架子,没有迎接他。子产就命令随行人员把晋国的宾馆围墙拆掉,把车马开进去。晋国大夫士文伯责备子产说道:我国为保证诸侯来宾的安全,所以修了宾馆,筑了高墙。现在你们把墙拆了,来宾的安全由谁负责?子产回答说道:我们郑国小,所以要按时前来进贡。这次贵国国君没有空闲接见我们。我们带来的礼物既不敢冒昧献上,又不敢让这些礼物日晒夜露。我听说从前晋文公做盟主时,接待诸侯来宾并不这样。那时宾馆宽敞漂亮,诸侯来了,像到家里一样。而今,你们的离宫宽广,宾馆却像奴隶住的小屋,门囗窄小,连车子都进不去:客人来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被接见。这不是有意叫我们为难吗?

士文伯回去向晋平公报告。晋平公自知理亏,便向子产认错道歉,并立刻下令兴工,重修宾馆。

客人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形容客人受到很好的招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历史文化探索:木人石心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木人石心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木人石心,晋朝

成语“言不由衷”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言不由衷”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春秋,郑桓公

历史文化探索:董狐之笔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董狐之笔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董狐之笔,春秋

成语“五色无主”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成语“五色无主”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上古,禹

成语“一钱不值”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一钱不值”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汉朝,灌夫

成语“越俎代庖”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越俎代庖”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上古,舜

成语“月下老人”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月下老人”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唐朝,韦固

成语“自惭形秽”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自惭形秽”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晋朝,王济

成语“作法自毙”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作法自毙”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秦朝,商鞅

历史文化探索:负重致远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负重致远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负重致远,东汉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历史文化探索:宾至如归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