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图穷匕见”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如何解释成语“图穷匕见”?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 图穷匕见

【拼音】: tú qióng bǐ xiàn

【解释】: 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成语故事】:

秦王嬴政在进行并吞六国的统一战争中,先灭掉了韩国和赵国,接着就直捣燕国。为挽救国家的危亡,燕太子丹经过周密的谋划,派出刺客荆轲,带着从秦国叛逃来燕国的将军樊於(wū)期的脑袋和一卷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县东南)的地图,来到秦国,假借献上秦王的仇人的人头和割地求和的地图,而暗暗地把一把匕首藏在用布帛做成的地图卷里,企图伺机逼迫秦王改变其进攻邻国的政策,退还侵占的别国的土地;如果不答应,就杀死秦王。

临出发那天,太子丹又给荆轲找来一个叫秦舞阳的人做帮手。荆轲走到易水河边,在跟他送行的人告别时,他对着天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就慷慨悲壮地唱起歌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就拉着秦舞阳,蹦上了车,连头也不回,飞也似的就走了。

公元前227年,荆轲到了秦都咸阳。秦王一听说燕国的使臣送来了樊於期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心里十分高兴,便穿上朝服,安排几个招待员,在咸阳宫隆重地接见荆轲。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的木匣,秦舞阳捧着地图匣,一步步地走上了秦国宫殿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么威严,不由得有些心惊胆战。秦王左右的人看见他这个样子,都很奇怪,既然是使者为什么脸变了颜色呢?荆轲镇定自若,走向前去对秦王说:“他是北方粗野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秦王对他们是否心怀歹意,也有点防备,就对荆轲说:“叫他退下去!你给我把地图拿来。”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拿过地图,把它献给秦王。秦王打开地图,荆轲就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指给秦王看。翻到末了,卷在地图里的匕首露出来了。于是,荆轲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一见,抬起身子使劲地向后一转,那只袖子断了,连忙拔剑,可是因为心急慌忙,剑也太长,拔不出来。他只得绕着殿上的大柱子跑,荆轲紧紧地追逼着。台阶上面站着的几个文官手无寸铁;台阶下面的武士,照当时秦国的规矩没有命令不准上殿去,再说他们也被这突然的情况惊呆了。过了一会儿,几个文臣眼看情况太紧急了,便赶上去用手去打荆轲,有一个伺候秦王的医生,急忙用药袋向荆轲打去。趁这工夫,秦王终于拔出了身上的剑,一剑就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住了,就举起匕首,向秦王投了过去,没有掷中秦王,打在柱子上。接着秦王又砍了荆轲几剑,秦王的卫士也赶上来把荆轲杀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如何理解成语“一挥而成”?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一挥而成”?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一挥而成

成语“我见犹怜”是什么意思?“我见犹怜”出自于哪里?

成语“我见犹怜”是什么意思?“我见犹怜”出自于哪里?

我见犹怜,东晋

如何理解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一蟹不如一蟹?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一蟹不如一蟹

成语“暗渡陈仓”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暗渡陈仓”含义详解

成语“暗渡陈仓”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暗渡陈仓”含义详解

暗渡陈仓,秦朝

成语“行将就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行将就木”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行将就木

成语“朽木不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朽木不雕”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朽木不雕

成语“知彼知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知彼知己”含义详解

成语“知彼知己”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知彼知己”含义详解

知彼知己,春秋

如何理解成语“有脚阳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如何理解成语“有脚阳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成语,有脚阳春

成语“庖丁解牛”是什么意思?“庖丁解牛”有什么典故?

成语“庖丁解牛”是什么意思?“庖丁解牛”有什么典故?

庖丁解牛,魏惠王

成语“徐市求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徐市求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徐市求仙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图穷匕见”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