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下车泣罪”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下车泣罪的出处】

汉·刘向《说苑·君道》:“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释义: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下车泣罪的故事】

有一次禹出外巡视,见到有个犯罪的人被押着走过。

禹停住车询问,回答说:“这个人偷了别人家的稻谷被抓住,我们把他送去治罪。”禹便下了车,来到那罪人身旁,问他:“你为什么要去偷别人家的稻谷呢?”那人低着头不敢说话。禹也不生气,一面规劝他,一面流泪。禹的左右都很不理解,问:“这人偷了东西,送去受惩罚,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啊。不知大王为什么要流泪呢?”禹哭着说:“我不是为这个罪人流泪,而是为自己流泪啊。从前尧和舜做领袖的时候,老百姓都和他们同心同德;如今我做了领袖,老百姓却不和我同心同德,做出这损人利己的事来,所以我内心非常难过!”

禹就取出一块龟板,在上面刻写了“百姓有罪在于一人”八个字,然后把那罪人放了。

遇事向内去找,这正是圣人的风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这个故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这个故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退避三舍,晋国,楚国

“地上白毛生,老小一家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地上白毛生,老小一家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宋朝,岳飞

“逐鹿中原”的典故是什么?“鹿”代表什么?

“逐鹿中原”的典故是什么?“鹿”代表什么?

汉朝,韩信

成语“既往不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既往不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鲁哀公

成语“危如累卵”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危如累卵”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荀息

“约法三章”的故事怎么来的?项羽为什么选择在“鸿门”宴请刘邦?

“约法三章”的故事怎么来的?项羽为什么选择在“鸿门”宴请刘邦?

秦朝,项羽,刘邦

成语“户限为穿”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户限为穿”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南北朝,智永

成语“螳螂捕蝉”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螳螂捕蝉”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吴王

“谷道破裂”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竟然跟一个公主有关!

“谷道破裂”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竟然跟一个公主有关!

宋朝

成语“相见恨晚”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相见恨晚”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汉朝,主父偃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下车泣罪”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