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故事之曹冲机智救库吏,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冲机智救库吏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东汉末年,丞相曹操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制订了许多严刑苛法。属下稍有失误或过错,就可能受到重罚。有一天,一名库吏发觉收藏在仓库里的曹操坐骑的马鞍,被老鼠咬坏了一点,吓的寝食难安,心想:“这下可完啦,丞相如若追究起来,恐怕我这小命就难保了。”他这样想着,就去找了一根长绳子,想把自己捆绑起来去曹操处负荆请罪,希望得到从宽处理。

路上,他碰到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曹冲见状,奇怪地问:“您把自己绑起来,这是要干什么呀?”

“由于我的工作失职,马鞍被老鼠咬坏了。”

曹冲想了一想,连忙帮他解除了绳索,劝告道:“您不用着急,我自有办法救你的。”

于是,曹冲去找了把小刀将自己穿的衣服戳了许多小洞洞,活像老鼠咬坏的一样。完事后,便装成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去见曹操,一脸苦闷地说:“父亲,您看,我的衣服给老鼠咬成这样。听说,老鼠咬坏了衣服,主人一定凶多吉少。我真有点发愁呀。”

曹操听了不禁哈哈大笑,摸了摸儿子的头,劝慰道:“你别听人瞎说,绝没那回事,这纯属是迷信,胡说八道!”

曹冲拜别父亲后,去见那个库吏,胸有成竹地说:“现在,您可以去自首了,我保您没问题!”

库吏还有点将信将疑,便犹犹豫豫地将自己捆绑了前去向曹操请罪。

曹操见状,诧异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啊?”

库吏红着脸,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工作失职,仓库里的马鞍被老鼠咬坏了一点。”

曹操哈哈大笑道:“孩子的衣服穿在身上都给老鼠咬坏了,马鞍挂在桩子上,不是更容易被咬坏了吗?算了,算了。”

说着,曹操让左右替库吏解除了绳索。

库吏跪谢了曹操,又马上跑到曹冲那儿,千恩万谢了一番,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哲理启示】

当我们面对某个问题感到很难解决的时候,不妨找一个参照物来与之做一下比较,可能那些问题就会变的微不足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坚壁清野”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坚壁清野”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汉朝,曹操

成语“火树银花”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火树银花”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唐朝,唐睿宗

成语“刻不容缓”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刻不容缓”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周朝,漏壶

成语“机不可失”该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机不可失”该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唐朝,李靖

成语“力不从心”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力不从心”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汉朝,班超

成语“内助之贤”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成语“内助之贤”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战国,晏婴

成语“瓜田李下”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瓜田李下”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唐朝,柳公权

成语“近水楼台”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近水楼台”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北宋,范仲淹

成语“间不容发”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间不容发”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汉朝,枚乘

中国智慧故事之孔明慧眼识刺客,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智慧故事之孔明慧眼识刺客,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孔明慧眼识刺客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中国智慧故事之曹冲机智救库吏,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