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中澳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及代码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中澳合作),430101。
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
修业年限
3年。
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行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能源动力与材料 大类(43) | 电力技术类(4301) | 电力生产(441)电力供应(442) | 变配电运行值班员(6-28-01-14)变电设备检修工(6-31-01-08)继电保护员(6-28-01-15)变电工程技术人员(2-02-12-03) | 发电厂电气运行变电站变电运行变电设备检修继电保护运维 | u职业资格证书电工证u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0不停电作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变配电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继电保护检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国际化视野;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的电气值班员、变配电运行值班员、变电设备检修工、继电保护员、电气设计人员等职业,能够从事发电厂电气运行、变电站变电运行、变电设备检修、继电保护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与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联合办学,引入先进的课程体系,澳方课程使用双语英文教材,进行双语授课,澳方教师直接参与部分模块教学,中澳双方实现学分互认,建构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与社会行业紧密合作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根据电力行业产业链的特点和要求,将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目标和评价的基础。人才培养以电力专业职业技能和国际交流能力培养为主线,本专业实行“二元共育、三环紧扣、四阶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培养,培养掌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技能,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元共育: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制订课程标准、选择教学项目和内容。
三环紧扣:分别在校内“理实一体化”课堂、校内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培养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进行培养。
四阶递进: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实现基础技能培养、岗位技能培养、专项技能强化、学业与职业对接。第一阶段在第一、二学期完成专业基础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第二阶段在第三、四学期完成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所有的专业核心课程都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模拟实境,强化岗位技能培养。第三阶段在第五学期完成专业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此阶段主要是综合拓展课程,强化专项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第四阶段在第六学期通过岗位实习实现学业与职业对接,提升学生的实际生产能力,培养学生职业归属感。
毕业要求
学生应获得课程教学138.5学分同时满足学院素质教育要求方能毕业,课程教学中公共基础课程56学分,专业(技能)课程82.5学分(含澳方专业课27.5学分)。
文章来源(官网发布地址):【点击查看官网原文信息】
官网发布缓存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