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讳疾忌医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它的出处是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讳疾忌医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出处】《韩非子·喻老》。

【释义】讳:忌讳;疾:疾病。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历史典故】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医,医术非常高名,他只需诊脉,就能知道患者脏腑里的病。

有一天,他去见蔡桓公。他仔细端详了蔡桓公的气色以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如果不及时医治,恐怕病情会加重的。”蔡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也用不着治!”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说:“当医生的就爱给人治病,没病也说你有病,只为显示自己医术高明。”

过了几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公。他着急地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紧治疗啊!”蔡桓公把头一歪,只当没听见,理也没理他。

又过了几天,扁鹊又来见蔡桓公。他看了看蔡桓公的气色,焦急地说:“大王,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公还是不予理睬。

又过了几天,扁鹊再一次去看望蔡桓公。他只看了一眼,掉头就走了。蔡桓公心里好生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您去看望大王,为什么掉头就走呢?”扁鹊说:“病在皮肤里,可以用热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针灸;病到肠胃里,可以吃汤药。但是,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病到这种程度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请求为大王治病了。”

果然,五天以后,蔡桓公的病突然发作了。他打发人赶快去请扁鹊,但是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没过几天,蔡桓公就病死了。

闭目塞听的人,往往自视甚高,自以为是,结果却背道而驰。蔡桓公因为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有病,就一次次拒绝扁鹊的劝告,结果也只能自作自受。古人云:“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罪人。”我们对待批评的态度,应该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要认真接受他人纠正过错的好意,这样才能避免犯更大的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感恩图报”该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感恩图报”该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春秋,伍子胥

关于从善如流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它的出处是什么?

关于从善如流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它的出处是什么?

典故,从善如流

关于凿壁偷光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关于凿壁偷光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典故,凿壁偷光

成语“返老还童”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成语“返老还童”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汉朝,刘安

关于孙膑膑膝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关于孙膑膑膝的出处是什么?它来自于哪一个历史典故?

典故,孙膑膑膝

成语“负重致远”该如何解释?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负重致远”该如何解释?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三国,周瑜

关于胡服骑射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它的出处是什么?

关于胡服骑射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它的出处是什么?

典故,胡服骑射

成语赴汤蹈火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赴汤蹈火的典故是什么?该典故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赴汤蹈火

关于奴颜婢膝出自什么典故?该典故的内容有什么道理?

关于奴颜婢膝出自什么典故?该典故的内容有什么道理?

典故,奴颜婢膝

成语“飞黄腾达”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飞黄腾达”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唐朝,韩愈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关于讳疾忌医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它的出处是什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