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智囊(选录)》:术智部·王曾全文及翻译注释

《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术智部·王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丁晋公执政,不许同列留身奏事,唯王文正一切委顺,未尝忤其意。一日,文正谓丁曰:“曾无子,欲以弟之子为后,欲面求恩泽,又不敢留身。”丁曰:“如公不妨。”文正因独对,进文字一卷,具道丁事,丁去数步,大悔之。不数日,丁遂有珠崖之行。

〔评〕王曾独委顺丁谓,而卒以出谓,蔡京首奉行司马光,而竟以叛光,一则君子之苦心,一则小人之狡态。


术智部·王曾 翻译

译文

宋朝人丁谓(字谓之,封晋国公。仁宗时以欺罔罪贬崖州)当权时,不准许朝廷大臣在百官退朝后单独留下奏事。大臣中只有王文正(即王曾,字孝先,仁宗时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谥文正)谨守规定,从不违逆。有一天上朝前,王曾对丁谓说:“我没有儿子,想收养弟弟的儿子为后嗣,我有意面奏皇上恩准,但又不敢单独留下奏禀。”丁谓说:“像你这种人,留下禀奏没有关系。”于是王曾借呈文卷给仁宗时,就将丁谓这番行为告诉仁宗。丁谓在退朝后,愈想愈觉得不对,不禁大为后悔。没几天,果然接获诏命,被贬往崖州。

评译

大臣中只有王曾对丁谓曲意顺从,最后终于伺机将丁谓贬至崖州。反观蔡京最初对司马光尊崇万分,最后却背叛、陷害司马光。看起来手法相同,但一个是君子,用心良苦;一个却是小人,心机狡诈。

注释

①丁晋公:封晋国公。宋仁宗时以欺罔罪贬崖州。

②留身:独留于皇帝身边。

③王文正:王曾,谥文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老老恒言》卷四·被主要内容是什么?

《老老恒言》卷四·被主要内容是什么?

清朝,老老恒言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宋朝,三朝北盟会编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宣公十年的原文是什么?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宣公十年的原文是什么?

春秋谷梁传,战国

薛丁山征西第75回:薛刚三扫铁丘坟,西唐借兵招驸马

薛丁山征西第75回:薛刚三扫铁丘坟,西唐借兵招驸马

《薛丁山征西》,清朝

红楼梦中,王熙凤对秦可卿好吗?

红楼梦中,王熙凤对秦可卿好吗?

红楼梦

《老老恒言》卷二·出门主要内容是什么?

《老老恒言》卷二·出门主要内容是什么?

清朝,老老恒言

红楼梦中宝玉去见母亲王夫人时,为何要换一身衣裳?

红楼梦中宝玉去见母亲王夫人时,为何要换一身衣裳?

宝玉,清朝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定公十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谷梁赤所撰的《春秋谷梁传》定公十二年里记载了什么?

春秋谷梁传,战国

《红楼梦》司棋与潘又安私下幽会,为什么鸳鸯知道却不声张?

《红楼梦》司棋与潘又安私下幽会,为什么鸳鸯知道却不声张?

红楼梦,贾宝玉

红楼梦贾母是造成贾府衰落的最大推手吗?

红楼梦贾母是造成贾府衰落的最大推手吗?

贾母,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明代《智囊(选录)》:术智部·王曾全文及翻译注释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