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桃报李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它的出处是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投桃报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出处】《诗经·大雅·抑》。

【释义】投:投入,送给;报:回赠,得到。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子,我以李子回赠。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友谊深厚。暗含投入少、回赠多之意。

【历史典故】

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周幽王,卫武公带兵勤王。周平王东迁之后,任命卫武公为周王朝的卿士。当时王室衰微,社会矛盾尖锐。卫武公就写了一首诗来劝告周王朝的贵族们要修德、守礼。其中第八章说:“辟尔为德,俾臧俾嘉。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意思是说:修明您的德行,使之尽善尽美。好好审视您的仪态举止,不失去威仪礼貌。没有过失也没有残害,少有不为人所仿效的。有人赠我桃子,我回送他李子。后遂以“投桃报李”指礼尚往来,相互赠答。

礼物是传达感情的桥梁。礼物可表示送礼人特有的心意:或感谢、或祝贺、或尊重、或友情。人情往来中,最好的礼物是那些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价值而耐人寻味的礼品。所以,我们选择的礼物必须能够表达自己的心意,并使受礼者觉得礼物非同寻常,倍感珍贵,以达到增强情谊的目的。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知“礼”之后,即懂得进退之道、处世之略,使你在人生奋斗的旅途上减少严重的伤害,得到较多的帮助,所以说,礼虽不大,用途不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坚壁清野”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坚壁清野”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汉朝,曹操

成语“火树银花”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火树银花”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唐朝,唐睿宗

成语“刻不容缓”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刻不容缓”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周朝,漏壶

成语“机不可失”该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机不可失”该如何理解呢?又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唐朝,李靖

成语“力不从心”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力不从心”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汉朝,班超

成语“内助之贤”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成语“内助之贤”该如何解释呢?历史出处是哪里?

战国,晏婴

成语“瓜田李下”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瓜田李下”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唐朝,柳公权

成语“近水楼台”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成语“近水楼台”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北宋,范仲淹

成语“间不容发”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成语“间不容发”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汉朝,枚乘

中国智慧故事之孔明慧眼识刺客,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智慧故事之孔明慧眼识刺客,该故事揭露了什么哲学道理?

中国,孔明慧眼识刺客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关于投桃报李出自哪个历史典故?它的出处是什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