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危在旦夕”出自哪里?背后的故事与太史慈和孔融有关

成语“危在旦夕”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危在旦夕”比喻危险会在很短时间内来临,情况十分危急,出自《三国志.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在《三国演义》中,太史慈的战斗力似乎远不及其他名将,不过他单人匹马救孔融一事,却足以显示他过人的勇气与才智。

太史慈家境贫寒,不过自幼就机智过人。在青州州府任职时,就曾用计欺骗其他州府的使者,让本州的奏折率先递上洛阳;又曾帮助被追杀的朋友逃出险境。年纪轻轻的他,事迹就传遍青州。其时管理北海的太守孔融得知太史慈的事情,觉得这个少年是个可造之才。于是就经常派人探访太史慈一家,得知他的母亲一人独住,就经常送上粮食、钱财助生活之用。

而一次太史慈从外地游历归来,其时正爆发了黄巾之乱。孔融为对付黄巾贼,出兵屯于都昌,却被黄巾军贼领管亥所围困。太史慈的母亲见太史慈从外返家,便很紧张地说道:“我听说经常帮助我的孔大人带兵平乱,但是没想到被包围了,他多年来都对我有恩,你赶快去援救他。”

太史慈马不停蹄地赶到孔融所在的都昌,利用夜色的掩护潜进了城中,向孔融请求派兵出城杀贼。但是孔融觉得交战胜算不大,希望能请来就在附近的刘备救援。太史慈听到这个计划后要求出城请救兵,孔融说:「现在敌人将我们包围了,冲出去实在太危险了。」太史慈答道:“先生一直对我家有恩,如今得知先生有难,母亲就派我前来。想必是母亲认为我有这样的能力,先生就不要迟疑了。”

第二天早上,太史慈就在城门外练习射箭,包围的叛军十分紧张,马上戒备。但没想到太史慈射完却回城了。然后到了早上,太史慈又外出射箭,但这次戒备的人少了。如此数天,戒备的人越来越少,这时候太史慈马上戴上盔甲,策马冲出包围。一边跑,还一边开弓射死了几个敌军。太史慈抵达平原郡,便向刘备游说:「现在管亥暴乱,北海城被包围,整座城危在旦夕。久闻刘备有仁义之名,更能救人于急难,因此北海孔融正盼望着使君您的贵助,我太史慈也愿意冒刀刃之险,冲出包围向您求救啊。」于是刘备听后,马上派遣三千精兵随太史慈救援。贼军闻知援兵已到,都忙解围逃散而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作法自毙”的故事出自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作法自毙”的故事出自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春秋,商鞅

成语“掩耳盗铃”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成语“掩耳盗铃”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春秋,掩耳盗铃

成语匹夫之勇的寓意是什么?关于匹夫之勇有什么典故?

成语匹夫之勇的寓意是什么?关于匹夫之勇有什么典故?

匹夫之勇,成语

关于乌鸦学语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关于乌鸦学语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乌鸦学语,

成语“狗猛酒酸”出自哪个人物?又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狗猛酒酸”出自哪个人物?又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春秋,杨倩

成语“芒刺在背”出处是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芒刺在背”出处是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汉朝,霍光

成语“捕风捉影”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捕风捉影”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汉朝,汉成帝

关于狐假虎威之后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关于狐假虎威之后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狐假虎威之后,寓言

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什么?历史出处又是哪里?

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什么?历史出处又是哪里?

春秋,颜回

成语“一士谔谔”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成语“一士谔谔”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战国,商鞅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危在旦夕”出自哪里?背后的故事与太史慈和孔融有关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