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论勾践怎么从不思进取到励精图治!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论勾践怎么从不思进取到励精图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蒲松龄曾写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下联中的“卧薪尝胆”这个成语是出自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写的《拟孙权答曹操书》中: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卧薪尝胆”讲的是越王勾践隐忍负重最终强大的过程。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还要从父辈说起:

在吴王阖闾十九年的夏天,当时的吴王阖闾为了统一天下,就派兵去攻打越国。而越王勾践没有办法只能带兵迎战,双方打得不可开交。吴国兵力雄厚,越国发起的冲锋都失败了。后来,勾践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先让那些犯了死罪的罪犯走到吴国阵营面前表演自杀,再趁着吴国的士兵们分神的时候,上前攻击他们,终于是大败吴军。

最后阖闾也受了伤,只能是退兵,大胜的越国也一下站住了自己大国的地位。阖闾最后因伤去世,在临终时,他告诉他儿子夫差不能忘记这杀父之仇。夫差是一个好战的狠人,在继位之后,开始抓军事,搞政治,励精图治,终于是带着吴国强大起来了。而赢了的勾践却开始花天酒地,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吴王夫差二年的时候,一心要报仇的夫差决定攻打越国,勾践还信心满满的先下手为强了,结果,夫差一路势如破竹,在越国的都城会稽内抓住了勾践。为了避免被灭国,勾践送了一大堆的金银财宝,还有大批的美女给吴国的当官的,自己也是低三下气地在夫差面前求和。这一系列手段哄得夫差是飘飘然了,最终夫差同意勾践夫妇两个给自己做奴隶。

勾践夫妇就被夫差安排去给阖闾守墓,夫妇两个人也是尽心尽力,不敢大意,也不敢反驳夫差的意思。就这样,三年过去了,勾践夫妇两个的行为已经完全地迷惑了夫差,夫差觉得他们也没啥叛逆之心就把他们放回去了。

吴国的国相伍子胥看不下去,就给夫差建议杀了勾践,免得夜长梦多。但夫差不这么想,他觉得勾践现在在自己手里拿捏着,翻不起什么大浪。他更是听信了谗言,杀了伍子胥。伍子胥在临死前说了一句话:“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地”。这句话也预示了吴国的命运。

回到故地的勾践开始反思了,他和他的妻子雅鱼开始勤俭节约,和百姓一起种田,一起纺织,全民劳动的氛围一下子带起来了。他每天都睡在柴草上,还给自己的案前挂着一个苦胆,每天起床都要去尝一下,来使自己记住自己吃的苦,以及当年夫差给他的羞辱。就这样,越国很快就强大起来了

越国一强大,第一件事就是去攻打吴国。趁着夫差带着精锐部队出门,城中只有老弱的时候,勾践带着他的兵马杀了吴太子,强迫吴国向他求和。在之后的日子里,越国数次征伐吴国,最终是彻底灭了吴,自己成为一方霸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这个故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这个故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退避三舍,晋国,楚国

“地上白毛生,老小一家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地上白毛生,老小一家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宋朝,岳飞

“逐鹿中原”的典故是什么?“鹿”代表什么?

“逐鹿中原”的典故是什么?“鹿”代表什么?

汉朝,韩信

成语“既往不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既往不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鲁哀公

成语“危如累卵”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危如累卵”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荀息

“约法三章”的故事怎么来的?项羽为什么选择在“鸿门”宴请刘邦?

“约法三章”的故事怎么来的?项羽为什么选择在“鸿门”宴请刘邦?

秦朝,项羽,刘邦

成语“户限为穿”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户限为穿”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南北朝,智永

成语“螳螂捕蝉”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螳螂捕蝉”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吴王

“谷道破裂”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竟然跟一个公主有关!

“谷道破裂”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竟然跟一个公主有关!

宋朝

成语“相见恨晚”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相见恨晚”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汉朝,主父偃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论勾践怎么从不思进取到励精图治!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