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及代码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430105。
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修业年限
3年。
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行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43) | 电力技术类(4301)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44) | 发电工程技术人员(2-02-12-01)变电工程技术人员(2-02-12-03)输电工程技术人员(2-02-12-04)供电服务员(4-11-01-01)变配电运行值班员(6-28-01-14)继电保护员(6-28-01-15) | 发电、变电、输电工程技术自动化系统装调和运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维 | u职业资格证书电工证u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变配电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继电保护检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技双优、身心双健、全面发展,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电力工程技术、电力供应服务等职业群,能够在电力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运维,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紧跟电力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建立针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两主体,两阶段,两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爱岗敬业精神、能够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两主体:采用学校和电力企业双主体育人模式,在不同阶段分别发挥不同主体的育人优势。
两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依托学校的教学实训资源,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通用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第二阶段主要依托电力企业的生产岗位,着力提升学生的电力专业综合能力和电力职业拓展能力。
两融合:将优秀的电力企业文化与先进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实现电力工匠精神和可持续发展世界观的有机融合。
毕业要求
学生应获得课程教学141学分同时满足学院素质教育要求方能毕业,课程教学中公共基础课程55.5学分(含限选课6学分、任选课4学分),专业(技能)课程85.5学分(含限选课8学分)。
文章来源(官网发布地址):【点击查看官网原文信息】
官网发布缓存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