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覆巢无完卵”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覆巢无完卵的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释义:

鸟巢翻倒了就没有不打碎的鸟蛋。比喻大祸临门,无一幸免。也比喻整体坏了,个体不能侥幸保全。

【覆巢无完卵的故事】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山东人,孔子第二十代孙,世代为官,自幼聪慧明理,《三字经》上说“融四岁,能让梨”传为佳话。汉献帝时,孔融曾做过北海相。

据说,当年曹操发动五十万大军,南征刘备和孙权时,孔融曾表示反对,劝说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孔融在背后发过几句牢骚。御史大夫郄虑平时和孔融不睦,知道了这事,报告给曹操,并且添油加醋,恶意挑拨,说孔融一向瞧不起曹操等等。曹操一听大怒,当即下令把孔融全家大小全部逮捕处死。

孔融被捕的时候,全家人都十分惊恐,不知所措。只有孔融的两个孩子(一个九岁,一个八岁)还坐在那里没事样地嬉戏,一点害怕的样子都没有。家人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大祸临头,还不知道,便赶紧怂恿他们逃走,但是他们却无动于衷。

前来逮捕他的差使到了后,孔融说:“希望惩罚只限于我自己,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不料,儿子从容地上前,竟不慌不忙地说:“父亲大人,您就不要再求情了。您难道看见过打翻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的蛋吗?”一语既出,众皆愕然。

最后他们从容地跟着父亲,一同被抓走赴难去了。

对上述故事,史书的记载是:“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成语“覆巢无完卵”即出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河东狮吼”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河东狮吼”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宋朝,苏轼

成语“出人头地”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出人头地”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宋朝,苏轼

成语“大逆不道”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大逆不道”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汉朝,刘邦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汉朝,班超

成语“出类拔萃”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出类拔萃”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春秋,公孙丑

成语“愚公移山”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愚公移山”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上古,愚公

成语“虚左以待”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虚左以待”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春秋,信陵君

成语“一毛不拔”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一毛不拔”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战国,墨子

成语“迎刃而解”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迎刃而解”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晋朝,杜预

成语“一钱不值”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一钱不值”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汉朝,灌夫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覆巢无完卵”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