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方重视立夏节气:天子率百官举行迎夏仪式

立夏节气,古人称“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这一天在天文历法上,是告别春天、迎来夏日的转折点,太阳行至黄经45°。有趣的是,立夏时天黑后观察天空,会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南——也是从正东算起45°的位置。

立夏属于四月的节气,称“立夏四月节”,但立夏不一定都落在农历四月,据笔者统计,1966~2015年的50年中,立夏落在农历四月的有25年,恰好占一半。今年立夏为农历三月十八(公历5月6日3时53分),也不在四月。

唐人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写道: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

“仲吕”是古代音律名,大体相当于现代音律的升E调。古人认为天体运行、季节变化与音律有关系,有“孟夏之月,律中仲吕”的说法,所以“仲吕”成了四月的代称。而“朱明”则是夏季的别称,所以“仲吕启朱明”即“四月开启了夏季”。“蚯蚓谁教出,王瓜自合生”出自《逸周书》:“立夏之日,蝼蛄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王瓜是一种瓜蒌类的药用植物)

古代官方也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天子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举行“迎夏”仪式,并指令司徒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仪式上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司夏之神的敬意和对夏粮丰收的祈求。

立夏后,气温会明显升高,炎暑即将来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所以农谚说“豌豆到立夏,一夜多一杈”。我国北方,立夏期间正是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的时候,夏收作物的年景基本已经定局,所以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胶柱鼓瑟的故事

胶柱鼓瑟的故事

胶柱鼓瑟,胶柱鼓瑟的故事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故事

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故事

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故事

有名无实的故事

有名无实的故事

有名无实,有名无实的故事

一衣带水的故事

一衣带水的故事

一衣带水的故事

朽木不可雕的故事

朽木不可雕的故事

朽木不可雕,朽木不可雕的故事

忧心如焚的故事

忧心如焚的故事

忧心如焚的故事

程门立雪的故事

程门立雪的故事

程门立雪,程门立雪的故事

一挥而就的故事

一挥而就的故事

一挥而就,一挥而就的故事

开门揖盗的故事

开门揖盗的故事

开门揖盗,开门揖盗的故事

入室操戈的故事

入室操戈的故事

入室操戈,入室操戈的故事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古代官方重视立夏节气:天子率百官举行迎夏仪式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