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卷三·杂器全文

《老老恒言》作者曹廷栋,为清朝秀才,共五卷,是老年养生的专著,周作人对其评价甚高,称是可以作为六十寿礼的好书。其最佳刻本为清乾隆三十八年曹廷栋的自刻本。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三·杂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眼镜为老年必需,《蔗庵漫录》曰:“其制前明中叶传自西洋,名'靉靆’”。中微凸,为“老花镜”。玻璃损目,须用晶者。光分远近,看书作字,各有其宜。以凸之高下别之。晶亦不一,晴明时取茶晶、墨晶;阴雨及灯下,取水晶、银晶。若壮年即用以养目,目光至老不减。中凹者为近视镜。

骨节作酸,有按摩之具曰“太平车”。或玉石,或檀木,琢为珠,大径寸而匾,如算盘珠式;可五可六,钻小孔贯以铁条,折条两头合之,连以短柄,使手可执。酸痛处,令人执柄挼捺,珠动如车轮,故曰“太平车”。闻喇嘛治病,有推拏法,此亦其具也。

捶背以手,轻重不能调。制小囊,絮实之,如莲房,凡二;缀以柄,微弯,似莲房带柄者。令人执而捶之,轻软称意,名“美人拳”。或自己手执,反肘可捶,亦便。

隐背,俗名“搔背爬”,唐李泌取松樛枝作隐背是也。制以象牙或犀角,雕作小兜扇式,边薄如爪,柄长尺余。凡手不能到,持此搔之,最为快意。有以川山甲制者,可搔癣疥,能解毒。

《西京杂记》:“广川王发魏襄王冢,得玉唾壶。”此唾壶之始也。今家常或瓷或锡,可以多备,随处陈设。至寝时,枕旁尤要,偶尔欲唾,非此不可。有谓“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此养生家之说。《黄氏日抄》曰:“鬼畏唾。”愚谓唾非可畏,盖人之阳气,唾必着力发泄之,阳气所薄,故畏耳,或有此理。养生贵乎不唾,正恐发泄阳气也。

冬寒频以炉火烘手,必致十指燥裂。须银制暖手,大如鹅卵,质极薄,开小孔,注水令满,螺旋式为盖,使不渗漏;投滚水内,有顷取出暖手,不离袖则暖可永日。又有玉琢如卵,手握得暖气,即温和不断。

暑天室有热气,非风不驱。办风轮如纺车式,高倍之,中有转轴,四面插木板扇五六片。令人举柄摇动,满室风生,顿除热气,特不可以身当之耳。《三才图会》,谓军器中,有用此置地窖内,扇扬石灰者。

冬用暖锅,杂置食物为最便,世俗恒有之。但中间必分四五格,使诸物各得其味。或锡制碗,以铜架架起,下设小碟,盛烧酒燃火暖之。

深夜偶索汤饮,猝不能办,预备暖壶制以锡,外作布囊,厚装絮以囊之,纳诸木桶中,暖可竟夜。《博古图》有“温酥壶”,如胆瓶式,入滚水内化酥者。古用铜,今或用锡,借为暖汤之备,亦顷刻可俟。按《颐生录》曰:“凡器铜作盖者,气蒸为滴,食之发疮。”则用铜不如用锡,用锡更不如用瓷。

棕拂子。以棕榈树叶,擘作细丝,下连叶柄,即可手执。夏月把玩,以逐蚊蚋,兼有清香,转觉雅于麈尾。少陵有诗云:“不堪代白羽,有足驱苍蝇。”山野销夏之具,亦不可少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南游记》第七回讲了什么故事?

《南游记》第七回讲了什么故事?

明朝,南游记

《前汉通俗演义》第三十七回讲了什么故事?

《前汉通俗演义》第三十七回讲了什么故事?

清朝,前汉演义

红楼梦中贾琏为何会被成为琏二爷?

红楼梦中贾琏为何会被成为琏二爷?

贾琏,清朝

红楼梦中史湘云将戒指都送给了哪些人?有何说法

红楼梦中史湘云将戒指都送给了哪些人?有何说法

史湘云,清朝

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一百三十五则记录了谁的言行?

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一百三十五则记录了谁的言行?

世说新语,南北朝

《红楼梦》偌大个贾府,晴雯真的一个朋友都没有吗?

《红楼梦》偌大个贾府,晴雯真的一个朋友都没有吗?

红楼梦,贾宝玉

国语:晋语·献公作二军以伐霍全文及翻译注释

国语:晋语·献公作二军以伐霍 全文及翻译注释

国语,晋语

红楼梦中罥烟眉是什么样的?有何含义

红楼梦中罥烟眉是什么样的?有何含义

罥烟眉,清朝

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一百二十八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世说新语·赏誉篇·第一百二十八则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世说新语,南北朝

《红楼梦》薛宝钗不爱打扮,为何却戴红麝串?

《红楼梦》薛宝钗不爱打扮,为何却戴红麝串?

红楼梦,薛宝钗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清代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卷三·杂器全文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