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的主人公是谁?“大义灭亲”究竟是好是坏?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大义灭亲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春秋开篇就是郑侯克段于鄢,出来如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成语,战役最终以共叔段自杀身亡,儿子公孙滑出奔卫国,太后和庄公黄泉相见、和好如初而告终。正当庄公享受母子团聚,自己也经常进入周朝廷做大员的喜悦之中时,五国联军来讨伐郑国来了,领头的就是卫国。而大义灭亲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成语,这个成语来自郑国的邻居卫国。

但是五国联军就是一个笑话,庄公睿智的一面再次展现出来。忍字为上,庄公叫大帅哥公孙子都紧闭城门,又派了几个弟兄在城头上玩起了卡拉OK,最终可笑的战争仅仅维持了五天就以联军撤军而告终。

联军的首领卫国的统帅就是公子州吁,这是和共叔段一样的角色,州吁英俊潇洒,是个大帅哥,打仗方面很有一套。州吁有个哥们叫石厚,石厚的老爸是 卫国的大夫石碏。石碏很瞧不上州吁,在州吁老爸活着的时候就劝阻不要重用州吁,并极力劝阻自己的儿子与州吁交往,甚至将石厚软禁起来,但是石厚对父亲说州吁那是未来的卫国国君,索性翻墙出去并与父亲断绝了关系住到了州吁的家里,可以说是为了事业放弃了亲情。

州吁的老爸庄公去世了以后,太子完继位,史称桓公。完看州吁不顺眼,直接将他赶回自己的封地尿炕。州吁不是没有共叔段那么蠢,桓公也没有郑庄公那么睿智。州吁一想你不仁我不义,直接组织了卫国的流氓犯罪分子组成了敢死队进入了都城直接干掉了桓公,州吁自立为国君。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州吁坐上了宝座之后感觉国人可能不太顺服于他,毕竟他得位不正。好哥们石厚对他说:大王坐上了王位本身最先做的呢应该是杀人立威,但是现在没有正当的借口,乱杀人容易让人当成暴君,不如找个国家打一仗,显示一下您的实力,又能转移国内的视线。石厚迅速挑选了郑国,目标国家太大了打不过,自己那点兵力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太小了又没啥意思,感觉像是欺负人。可能国内执政不稳转移危机的方法就是挑起外战的始祖就是石厚吧。于是联络了宋、陈、蔡、鲁四国组成五国联军进攻郑国,郑国不迎战可愁坏了五国,最终州吁和石厚担心国内人心不稳就率先撤军了。联军一路上抢劫了一些郑国百姓,又抓了一些没来得及跑的,号称打败卫国,打得郑庄公成了缩头乌龟!

州吁感觉位置还是不稳,继续感到烦恼。可能如果州吁能够杀人立威,强力掌控军队之后改善国政位置可能就逐渐稳固了。但是太想快速得到卫国人的认可了,于是石厚给他出主意让他去请教自己的父亲大夫石碏。州吁带着石厚态度十分诚恳的向石碏请教。最终石碏给出了一个看似高明的主意,石碏建议州吁觐见周王,由周王名正言顺的册封为国君,但是州吁担心周王不买账,石碏建议他先去拜访与周王关系好的陈桓公,让他在周王面前美言几句。正是这个主意要了石厚和州吁的命。

无数血和泪的教训表明,暴力夺得的江山首先要靠暴力维持,刚刚篡权,地位还不稳固就不要东奔西走瞎逛,另外你找的人也不对啊,陈国和卫国确实是亲戚关系,但是有亲戚的是被州吁干掉夺权的公子完,公子完是陈桓公的亲外甥。州吁和石厚可能没想到老爷子这么狠,毕竟虎毒不食子啊。

州吁和石厚领着百八十人带着大批金银财宝,美滋滋的去陈国拜访陈桓公去了。殊不知等待他们的将是屠刀。在他们出发前,石碏派人给陈国送去了信件,表明州吁暴力夺权,干掉了您的外甥罪该万死;我骗他们去陈国希望你能为卫国除害。陈桓公一想:上次带头打郑国,顶数州吁你小子最不地道,带头跑了,得了新仇旧恨一起算,直接抓起来。州吁和石厚踏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陈国,和陈国君臣载歌载舞,把酒言欢一番后被抓了起来。然后派人到卫国请他们派人来处置州吁和石厚。

石碏召集众大臣商量对策,有大臣求情放过石厚,杀掉州吁。石碏心一横,石厚最坏了,比州吁还可恶,坏主意都是他出的,你们不去我自己去陈国杀掉他。最终,右宰丑杀掉了州吁,石碏家臣獳羊肩杀掉了石厚。州吁和石厚死之前长叹不止。《左传》表彰石碏大义灭亲。

后话一句,从历史的进程来看,大义灭亲还不如不灭呢,州吁死后卫国选出的国君一个比一个无耻、下流、可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这个故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这个故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退避三舍,晋国,楚国

“地上白毛生,老小一家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地上白毛生,老小一家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宋朝,岳飞

“逐鹿中原”的典故是什么?“鹿”代表什么?

“逐鹿中原”的典故是什么?“鹿”代表什么?

汉朝,韩信

成语“既往不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既往不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鲁哀公

成语“危如累卵”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危如累卵”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荀息

“约法三章”的故事怎么来的?项羽为什么选择在“鸿门”宴请刘邦?

“约法三章”的故事怎么来的?项羽为什么选择在“鸿门”宴请刘邦?

秦朝,项羽,刘邦

成语“户限为穿”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户限为穿”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南北朝,智永

成语“螳螂捕蝉”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螳螂捕蝉”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吴王

“谷道破裂”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竟然跟一个公主有关!

“谷道破裂”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竟然跟一个公主有关!

宋朝

成语“相见恨晚”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相见恨晚”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汉朝,主父偃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大义灭亲”的主人公是谁?“大义灭亲”究竟是好是坏?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