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爱屋及乌”源自何人?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爱屋及乌的出处】

《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释义: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爱屋及乌的故事】

商朝末年,商纣王的统治十分残暴,民心尽失。周武王就率兵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建国后,武王对如何处理商朝留下的官员很伤脑筋,他问姜太公:“周朝建立了,对商朝的官员到底应该怎样处置?”姜太公说:“我听说爱其人者,也爱其屋上的乌鸦(注:乌鸦常被人认为是不吉利的鸟)。还是把他们全部杀了为好。”

听了姜太公的意见,武王不大赞同。于是,他又召见召公,问了同样的问题。召公回答说:“我曾听人说:贪官污吏跟商纣王一起压榨老百姓,一定要把他们处死;而对老百姓公正、廉洁的好官员,就应该让他们活着。我们必须把有罪的和无罪的,好的和坏的区分开来。坏的处以死刑,一个也不留。”

周武王听了还是不满意,最后他向周公询问这个问题。周公说:“我认为应当让这些官员们全部回到自己的家里,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自食其力。然后,再通过施行仁政来感化全国的老百姓,天下必然太平。”

武王听后十分高兴,就照周公的办法去治理国家,结果,天下很快就安定下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作法自毙”的故事出自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作法自毙”的故事出自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春秋,商鞅

成语“掩耳盗铃”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成语“掩耳盗铃”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春秋,掩耳盗铃

成语匹夫之勇的寓意是什么?关于匹夫之勇有什么典故?

成语匹夫之勇的寓意是什么?关于匹夫之勇有什么典故?

匹夫之勇,成语

关于乌鸦学语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关于乌鸦学语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乌鸦学语,

成语“狗猛酒酸”出自哪个人物?又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狗猛酒酸”出自哪个人物?又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春秋,杨倩

成语“芒刺在背”出处是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芒刺在背”出处是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汉朝,霍光

成语“捕风捉影”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捕风捉影”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汉朝,汉成帝

关于狐假虎威之后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关于狐假虎威之后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狐假虎威之后,寓言

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什么?历史出处又是哪里?

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什么?历史出处又是哪里?

春秋,颜回

成语“一士谔谔”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成语“一士谔谔”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战国,商鞅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爱屋及乌”源自何人?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