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东施效颦”源自何人?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东施效颦出处】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释义:效:效仿;颦:同矉,皱眉头的意思。东施:越国的丑女,代指丑妇。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东施效颦的故事】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她的一举一动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健康状况不太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边洗完衣服准备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为胸口疼痛,所以她就用手捂住胸口,皱着眉头。虽然她的样子非常不舒服,但是见到的村民们却都在称赞,说她这样比平时更加漂亮了。

同村有位名叫东施的女孩,因为她的容貌丑陋,她听说村里的人都称赞西施用手捂住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很漂亮,于是,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捂住胸口,皱着眉头,在人们面前慢慢地移动,以为这样就有人称赞她。她本来就长得不美丽,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心痛时的动作,样子怪怪的,反而让村里的人更加厌恶了。

村里一些人看到她走来了,赶紧关上大门。还有些人则是急忙拉妻儿躲得远远的,他们比以前更加瞧不起东施了!

成语“东施效颦”便由此演绎而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作法自毙”的故事出自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作法自毙”的故事出自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春秋,商鞅

成语“掩耳盗铃”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成语“掩耳盗铃”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春秋,掩耳盗铃

成语匹夫之勇的寓意是什么?关于匹夫之勇有什么典故?

成语匹夫之勇的寓意是什么?关于匹夫之勇有什么典故?

匹夫之勇,成语

关于乌鸦学语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关于乌鸦学语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乌鸦学语,

成语“狗猛酒酸”出自哪个人物?又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狗猛酒酸”出自哪个人物?又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春秋,杨倩

成语“芒刺在背”出处是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芒刺在背”出处是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汉朝,霍光

成语“捕风捉影”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捕风捉影”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汉朝,汉成帝

关于狐假虎威之后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关于狐假虎威之后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狐假虎威之后,寓言

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什么?历史出处又是哪里?

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什么?历史出处又是哪里?

春秋,颜回

成语“一士谔谔”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成语“一士谔谔”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战国,商鞅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东施效颦”源自何人?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