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梁上君子”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梁上君子出处

梁上君子出自《后汉书·陈寔自传》,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的人。

释义: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梁上君子典故

版本一:

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志乃叹曰:"宁为刑罪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后汉书·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

版本二:

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

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扣头归罪。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乃令人谕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梁上君子故事

东汉时期,有一个名叫陈寔(shí)的人。每次别人遇到什么纷争的时候,都会请陈寔出来主持公道,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寔是一个忠厚、诚恳的大好人,每个人都很喜欢他,听他的话!

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迫于生计,有的人就到别的地方去谋生了,也有的人因为无以为生,变成了小偷,专门去偷别人的东西。

一天晚上,有个小偷溜进陈寔的家,准备等陈寔熟睡后再进行偷窃,其实呢,陈寔早就发现他躲在屋梁上面了呢!不过,陈寔却假装没看到,安静地坐在客厅里喝茶。过了一会儿,陈寔把全家人都叫到客厅,对着大家说:“你们知道,人活在世界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我们不好好把握时间去努力,等我们老了以后再努力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就要养成努力向上的好习惯,长大以后才能对社会、家庭,还有自己有好的贡献!当然也有一些不努力的人,只喜欢享受,这些人的本性并不坏,只是他们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才会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坏事情,你们现在把头往上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听到这番话,吓得赶快从屋梁上爬下来,跪在陈寔的前面:“陈大爷,我知道我错了,请您原谅我!我也是被逼无奈啊!”

这时,陈寔没有责骂小偷,反倒很慈祥地对小偷说:“我看你不像坏人,可能是被生活困苦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银两,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好好努力,做错事情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小偷十分感激陈寔的义举,痛哭流涕对陈寔说:“谢谢陈大爷!我一定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后来,这个小偷果然把自己的坏习惯改掉,努力做事,成为一个大家都称赞的人。

后来,大家依据陈寔所言,引申出“梁上君子”的成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模棱两可”的出处是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模棱两可”的出处是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唐朝,苏味道

成语“箪食壶浆”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箪食壶浆”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春秋,孟子

成语“桃李成蹊”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桃李成蹊”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汉朝,李广

成语“八面威风”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八面威风”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明朝,朱元璋

成语“金针度人”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金针度人”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唐朝,织女

成语“龙山落帽”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龙山落帽”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晋朝,桓温

成语“亲痛仇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亲痛仇快”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汉朝,彭宠

“房”姓是如何来的?成龙的儿子为何叫房祖名?

“房”姓是如何来的?成龙的儿子为何叫房祖名?

现代,房祖名

成语“梁上君子”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梁上君子”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汉朝,陈寔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以身试法”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汉朝,王尊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成语“梁上君子”出处是哪里?其中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