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艾谍浇”是什么意思?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女艾是怎么复国的?

“女艾谍浇”是什么意思?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女艾是怎么复国的?

许多人认为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其实不然,比西施还早二千年的夏朝就有了女间谍,她的名字叫做女艾。夏朝至今已经有了四千多年的历史。

女艾原是一名能征惯战的女将军,在夏商时期最着名领兵作战的女将军除了女艾,还有妇好。但是妇好没有“中华第一女间谍”这样的荣幸,只有女艾荣幸地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间谍。女艾接受刺探敌人情报的特殊任务后,便乔装打扮来到篡夺王位的寒浞的统治中心旧都,四处打探消息,了解各方面情报。女艾的间谍活动为自己的夏王少康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情报资料。后来少康一切准备就绪后,便迅速出兵,一路势如破竹,攻克旧都,诛杀了寒浞,夺回王位,建都阳夏。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间谍活动,而女艾则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位间谍,更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女艾的出现无疑将中国间谍的历史推进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远远地刷新了世界其他所有国家最早使用间谍的纪录。可以说,年轻的间谍女艾一举创造了四个记录,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间谍和第一位女间谍,而且也是世界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位间谍和第一位女间谍。

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后,夏朝曾有一段“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的历史。那么,太康是怎样失去国家的?少康是怎样复国中兴的?其部下的女将领女艾又是怎样成为历史上第一女谍的?这还要从太康失国的时候说起。

太康,夏朝君主启的儿子。启死后,太康便继承了王位。但是,太康喜好游乐,不理政事。有一次,他带着夫人、子女等家眷和一些亲信大臣前往洛水北岸游猎。一去就是三个多月不回来,弄得朝政无人问津,百姓怨声载道。当时东夷族有个有穷氏部落,即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以北,其部落首领后羿乘机起兵,夺取了夏朝的都城安邑。太康带着猎物兴高采烈地回来,在走到洛水岸边时,突见对岸有重兵把守,便慌忙派人过河探问,这才知道是后羿起兵造反,在这里阻挡他回都城执政了。而此时各部落首领对太康的荒唐行为大都颇有微词,加上惧怕后羿的势力,因此谁也愿意出面调停此事。

此时,太康气恼地又是捶胸,又是跺脚的后悔不已,而又无可奈何,只好在阳夏筑了一座土城居住下来。史称“太康失国”。

二十七年后,太康病死于阳夏,即今天河南省太康县西。因喜好游乐、不务正业而失去国家政权的君主,历史上数不胜数,而太康无疑是第一人。

那位突然袭击、夺取夏朝都城的后羿,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无人能敌(传说“后羿神日”,即为此人)。太康死后,后羿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后羿开始还只是做个仲康的助手。到了仲康一死,他干脆把仲康的儿子相赶出了京城,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大模大样地做起夏朝的“山寨”国君,作威作福起来。

就这样,后羿折腾了一阵子,对于朝政颇感到没有什么意思,觉得远不如射箭打猎快活有趣。看来还是太康会享乐,我现在也是个名正言顺夏朝的国君了,太康能做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呢?趁现在年轻力壮,还不如学学太康外出游乐一番。但是,有一件事情他忘记了,就是太康外出游猎的时候,失掉了王朝的政权。于是,后羿也像太康一样,四处游猎,把国家军政大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然而,寒浞是一个权欲熏心之人,决心按照后羿发动政变的路线图发动一场新的政变。于是,趁后羿游猎在外,他在都城大肆收买人心。后来,后羿打猎回到了都城,便被寒浞的手下给杀了。寒浞比当年后羿更为干脆果断地一举夺了王位。由于寒浞担心自己不过和后羿一样是个“山寨”国君,难以服众,更害怕正宗的夏族后人东山再起跟他争夺王位,就派人追杀了仲康的儿子相,以便斩草除根。当时,相的妻子后缗氏正怀孕在身,被寒浞逼得一时没有别的办法,便不顾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随宫女从围墙的狗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在第二年生下个儿子叫少康。于是,少康就成为相的遗腹子,这样才让夏朝的王室有了延续的继承人。当然,太康给自己的后人留下的苦难远没有结束。

少康从小聪明过人,初懂人事后,母亲就告诉他祖上失国的惨痛经过,叮嘱他日后一定要报仇雪耻,复兴夏朝。从此,他发愤图强,立志要夺回天下。他先在外祖父手下担任管理畜牧工作的官员,平时一有机会就学习带兵作战的本领,并且时时警觉,处处防备,预防寒浞派人来杀害他们母子。不久,寒浞的儿子浇果然派兵来搜捕少康。少康便逃奔到名为有虞氏的部落,即今河南省虞城东。有虞氏首领虞思让他担任管理膳食工作的官员,学习理财的本领,并把女儿嫁给他,还给了他一块十里方圆的名叫纶的肥沃土地和五百名兵士。这使少康有了自己复国的根据地和军队。少康体察百姓疾苦,宣传先祖禹的功德,积极争取黎民百姓支持他复兴故国正义之举,并号召夏朝的旧臣前来和他会合。

等到各地前来的勤王之师都会合在自己的大旗之下,少康便开始发动了对“山寨”国君寒浞阵营的总攻。但是他没有冒然地派遣大军去攻打敌营。他先派出儿子季杼消灭了寒浞的二儿子戈意,大大削弱了寒浞的兵力,然后准备派兵攻打最难打的寒浞大儿子浇的军营。为了获得浇的兵力真实情况资料,少康便派聪明伶俐而又胆识过人的女艾乔装打扮前往浇的军营卧底,打探一下他的兵力部署,以便知己知彼,争取主动,打浇一个措手不及。

果然,女艾不负众望,乔装打扮,深入敌营,刺探浇的兵力部署,搜集到许多十分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少康知道后,不禁喜出望外,认为全面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便从纶发兵,一路势如破竹,不久果然就攻克了旧都,诛杀了寒浞,夺回了王位,建都于阳夏。少康因此真正成为了夏朝的第六代君主。

对于这位史上第一位女间谍是如何前往刺探浇的兵力虚实的活动,史料上并没有细说,但是想来作为古代女间谍不外乎有上、中、下三大招数︰上策就是美人计,即以自己的美色诱惑浇的高级将领,在一度春风之后,便自然可以得知浇的兵力部署,这是一般女间谍最拿手,也是最有效的绝招;中策是化装成浇的士兵,潜入敌营后,然后想方设法窃听浇的军事会议,不过这种做法有些困难,但不能排除女艾使用这种做法;而下策则是利用深夜潜入浇的指挥部,窃取军事情报资料,可是那时候纸和笔都还没有发明出来,如果有军事情报资料恐怕也都是刻在竹片上,这种军事情报资料偷起来容易带走难,当然,如果女艾聪明伶俐,富有超强的记忆力,看了一遍之后便可以强记下来,那么,这种办法也是可行的。总之,不管女艾使用什么招数,结果就是成功地搜集了许多浇的军事情报,为太康打败浇、进而消灭寒浞、夺回了王位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为此,少康给女艾记了特等功一次,一时竟让她的史上同伴那个女将军妇好羡慕得不得了。

女艾成为第一女谍故事说明,四千年前的中国政治家就已经善于运用谍报来进行军事作战了。可以说,没有女艾的情报搜集工作,少康是很难在信息十分闭塞的情况下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少康具备了这样的远见卓识,表明他确实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又由于他自幼历尽苦难,深知百姓疾苦,因此复国后能勤于政事,讲求信用。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共约近百年。如果说,夏朝的建立算是中国历代王朝最早之“兴”,夏启便是依靠权谋开国之枭雄,太康则成最早的“昏君”了。只有到了少康复国还朝,夏朝才进入由治及盛的局面,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少康晚年封庶子无余于越,即今浙江省绍兴县,以祀奉祖先大禹之墓,这就是越国的开端。少康在位二十一年后,病死,葬于阳夏。

少康的间谍战大获全胜之后,人们逐渐地认识到间谍战的威力,于是,在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把间谍战作为自己的秘密武器,从而也把军事战争演绎得更加有声有色。

夏朝的末代君主桀荒淫无道,民怨沸腾。此时,以汤为首的商部落逐渐强大起来。汤在积蓄力量的同时,派遣间谍伊尹潜入夏都卧底搜集情报。这个间谍不仅掌握了夏朝都城的军事布防情况,而且还成功策反了夏朝的重要官员。结果汤起兵讨夏,一击成功。这个间谍战的案例,史称“伊尹间夏”。

在商代还有一个“吕尚间商”的案例,说的是商纣王当政时期,朝政腐败,以姬昌为首的西周图谋代商。姬昌的军师吕尚是一位谋略大师,在吕尚的领导下,周军广设“耳目”、“游士”和“羽翼”等具有间谍性质的职务,四处搜集商朝的政治和军事情报,最后终于消灭商朝。

“ 女艾谍浇”、“伊尹间夏”和“吕尚间商”是中国上古典籍中仅存的三个谍战案例,但是,这无疑开创了军事战争上谍战的历史先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这个故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这个故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退避三舍,晋国,楚国

“地上白毛生,老小一家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地上白毛生,老小一家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

宋朝,岳飞

“逐鹿中原”的典故是什么?“鹿”代表什么?

“逐鹿中原”的典故是什么?“鹿”代表什么?

汉朝,韩信

成语“既往不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既往不咎”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鲁哀公

成语“危如累卵”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危如累卵”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荀息

“约法三章”的故事怎么来的?项羽为什么选择在“鸿门”宴请刘邦?

“约法三章”的故事怎么来的?项羽为什么选择在“鸿门”宴请刘邦?

秦朝,项羽,刘邦

成语“户限为穿”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户限为穿”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南北朝,智永

成语“螳螂捕蝉”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螳螂捕蝉”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春秋,吴王

“谷道破裂”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竟然跟一个公主有关!

“谷道破裂”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竟然跟一个公主有关!

宋朝

成语“相见恨晚”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相见恨晚”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汉朝,主父偃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女艾谍浇”是什么意思?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女艾是怎么复国的?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