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恩图报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启发了什么道理?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知恩图报的鲤鱼的寓言故事,欢迎关注哦。

从前,某地有一位老婆婆和一个年轻人,他们非常贫穷。年轻人每天都搓绳子,拿到街上去叫卖,然后买些米和黄酱回来度日。

一天,年轻人像往常一样,拿着绳子上街去卖。到了傍晚,他刚要回家,遇到了一个鲤鱼贩子。这个鱼贩子带来的很多鲤鱼都卖完了,只剩下一条没卖出去,正在为难。他说什么也要把那条鲤鱼卖掉,于是喊道:

“降价了,快来买吧!快来买吧!”

不一会儿,来了一个买主,说:“便宜我就买。”

鱼贩子就降到两贯钱把那条带色的鲤鱼卖了。这时正好年轻人来了,他问买主:“你买这条鲤鱼干什么用啊?”

“我打算用它来做汤。”

年轻人看鲤鱼还活着,觉得它很可怜,就说:“喂,你把那条鲤鱼卖给我吧!”

买主问他:“你买它干什么用?”

“我没什么用,还是卖给我吧!”

“你出多少钱?”

“你用多少钱买的?”

“两贯。”

“我给你三贯!”

“那我卖了!”

年轻人下决心买下了那条鲤鱼。他卖绳子的钱正好三贯,现在一文钱也没有了。可是他认为能救鲤鱼就行了。年轻人把鲤鱼放进路旁的池塘里,对它说:“去吧!别再被抓住了!”鲤鱼高兴地钻进水里。年轻人也回家了。

老婆婆看天都黑了,孩子还没回来,非常担心,念叨着:“怎么啦?平常天还没黑就回来了。”

这时,年轻人无精打采地进来了。

老婆婆问他:“孩子,你干什么去了,这么晚才回来?”

年轻人把刚才买鲤鱼的事说了,然后又歉疚地说道:

“娘,就是为了这个,米没买就回来了。今天晚上请您喝点儿白开水,忍耐着点儿吧!”

老婆婆说:“那也没办法呀!”

他们决定晚上不吃饭了,只喝一点儿白开水就去睡觉。

老婆婆去烧水,正烧着,外面有人使劲儿地敲门。这是谁呀?老婆婆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位可爱的姑娘。

老婆婆问她:“有什么事儿吗?”

可爱的姑娘恳求地说:“我要去别的地方,可是天黑下来走不了了。今天晚上能不能让我在这里借住一宿?”

老婆婆说:“是这样啊。借宿当然可以,可是我们很穷,什么吃的也没有。刚才我们娘俩还想今天晚上喝白开水充饥呢!要是你不在意的话,可以让你住下。”

姑娘说:“就是这样也没关系,留下我吧!”

老婆婆去问了问孩子,孩子说“:要是她心甘情愿的话,那就让她留住一宿吧。”

于是,老婆婆就把她留下了。

第二天早晨,他们还以为姑娘要走了。可是,姑娘好像哪儿也不打算去,反而恳求说:“我没地方去了,能不能让我留在这里,当个女仆什么的?”

老婆婆一听,忙说:“什么?别说傻话了。我昨天晚上不是说了吗,我们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你来了也是受苦。我们只是母子两个人,多你一个也没什么。可你长得那么可爱,还是到好地方去吧!”

但姑娘还是再三恳求,说:“无论怎么都行,请让我留在这儿吧!”

老婆婆说:“要是你不怕受苦的话,那就留下吧。”

姑娘就这样留下来了。

姑娘干活非常卖劲儿,清晨早早就起床,晚上一直干到很晚。因此在村里出了名。

不久,姑娘对老婆婆说:“能不能让我在这儿给您当儿媳妇?”

老婆婆看她是个非常贤惠的孩子,就说:“真的吗?你当我儿媳妇该有多好啊!我再问问我儿子的意思吧!”

老婆婆一问,儿子也满口答应,于是他们就结为了夫妻。

因为儿媳妇容貌特别美丽,并且勤劳得出了名,所以被国王知道了。

一天,村长来了,对他们说:“喂,喂!我是国王派来的。这里好像有个好姑娘,让她到国王那儿去当仆人。”

儿子和老婆婆一听都吓坏了。这可怎么办啊?要是不听国王的话,真不知道要倒什么霉呢!他们忙去找儿媳妇商量怎么办才好。

儿媳妇说:“我怎么能到那种地方去当女仆呢?”

儿子没办法,只好到国王那儿去求情。

国王命令说:“不当女仆?好吧,你要是能拿来我所说的东西,那我就饶了你。听着,首先你给我拿一条用灰搓成的绳子来。”

儿子心里直嘀咕:“我每天都搓绳子,可没用灰搓过绳子啊!用灰没法儿搓绳子,怎么办才好呢?”

他脸色苍白,愁眉不展地走了回来。

媳妇问他:“怎么样?”

儿子说:“国王说得拿去用灰搓的绳子才宽恕我。可我不会用灰搓绳子。我一路上一直在想,可怎么也想不出办法。唉,怎么办才好呢?”

媳妇说:“这事儿很简单,你搓一根比往常稍粗些的绳子,我用它来做。”

儿子马上准备好了绳子。媳妇把它放在一块薄薄的石板上用火烧,一直烧成了灰,然后说:“你端着这块石板去吧!”

儿子一看石板上的绳子确实像是用灰搓成的,就轻轻地把它拿到国王那儿去。可过了一会儿,他又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原来,国王对他说:“要是你拿不来不敲自响的鼓,我绝饶不了你!”

媳妇又在考虑应付的办法。第二天早晨,媳妇取下筛子上的网,两边贴上纸,角上钻了一个小洞,在里面放了很多马蜂。然后把筛子一摇,里面群蜂乱飞,撞在纸上,鼓就“咚咚”地响起来。儿子高兴极了,马上拿着它到了国王那里。可这回还是没得到宽恕。

这回,国王又说:“把葫芦里面贴上纸,涂上漆,撒上金粉拿来!”

儿子又忧心忡忡地走了回来。

媳妇考虑了一会儿,说:“有办法了。”

她让丈夫去砍漆树,自己在家里把纸和糨糊放进锅里煮,然后把煮烂的纸放进葫芦里。纸贴在葫芦的内壁上以后,再在火上烤热。这时,丈夫拿着漆回来了。她把漆灌进葫芦里,来来回回地晃荡。等漆涂上后,她又把金粉吹了进去,让它贴在内壁上。

最后,媳妇说:“已经好了。”

说着把葫芦递给了丈夫。

第二天清晨,儿子忙把葫芦拿到国王那儿。国王还以为在葫芦里贴纸、涂漆是怎么也办不到的呢。他把葫芦拿在手里看了看,因为没有破的地方,连接缝的地方也没有,就说这是撒谎。国王把葫芦砸碎了再一看,的确里面贴了纸,涂了漆,喷了金粉。

国王非常吃惊,问道:“哎,不可思议的家伙!这到底是怎么做的?”

年轻人诚实地说:“这不是我做的,全是我妻子做的。”

国王听了说:“多么贤惠的妻子!不管我出多难的题,也难不倒她。好,宽恕你啦!你要好好照顾你的妻子。她解开了三个谜,我要奖赏她!”

国王给了年轻人很多钱,让他回去了。

后来,儿子、老婆婆和儿媳妇终生都过着富裕的日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成语“作法自毙”的故事出自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成语“作法自毙”的故事出自哪里?该如何理解呢?

春秋,商鞅

成语“掩耳盗铃”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成语“掩耳盗铃”有哪些故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春秋,掩耳盗铃

成语匹夫之勇的寓意是什么?关于匹夫之勇有什么典故?

成语匹夫之勇的寓意是什么?关于匹夫之勇有什么典故?

匹夫之勇,成语

关于乌鸦学语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关于乌鸦学语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乌鸦学语,

成语“狗猛酒酸”出自哪个人物?又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成语“狗猛酒酸”出自哪个人物?又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春秋,杨倩

成语“芒刺在背”出处是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芒刺在背”出处是哪里?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汉朝,霍光

成语“捕风捉影”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捕风捉影”出自哪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汉朝,汉成帝

关于狐假虎威之后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关于狐假虎威之后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教会了什么道理?

狐假虎威之后,寓言

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什么?历史出处又是哪里?

成语“处之泰然”的原意是什么?历史出处又是哪里?

春秋,颜回

成语“一士谔谔”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成语“一士谔谔”是由哪个历史人物引申出来的?它的原意是什么?

战国,商鞅
新高考-学习资料-成语大全-关于知恩图报有什么寓言故事?故事启发了什么道理?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