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卷三·杖全文

《老老恒言》作者曹廷栋,为清朝秀才,共五卷,是老年养生的专著,周作人对其评价甚高,称是可以作为六十寿礼的好书。其最佳刻本为清乾隆三十八年曹廷栋的自刻本。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卷三·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杖曰“扶老”,既可步履借力,且使手足相顾,行不急躁。其长须高过于头一尺许,则出入门户,俾有窒碍,可以留心检点。虽似少便,《荀子》曰:“便者,不便之便也”,古人制作,盖有深意在。

《记·王制》曰:“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礼所常用,用之可也,毋强作少壮,弃置弗问。

杖用竹,取其轻而易举,故扶杖必曰“扶邛”,亦曰“扶筇”,产蜀之邛州。根有三岐为异,又节高如鹤膝者,出蜀之叙州,为筇竹。竹类不一,质厚始坚,乃当于用。藤亦可为杖,产两广者佳。有谓藤不及竹,其质较重;有谓竹亦不及藤,年久则脆而易折。物无全用,大抵如是。

《周礼》:伊耆氏掌王之齿杖,谓“赐老者杖”也;《后汉书》“民年七十授杖”,其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饮食不噎,即祝哽祝噎之意。尝见旧铜鸠,朱翠烂斑,的是汉时杖头物。盖以铜为之,窃意琢以玉,雕以香,俱可,非定用铜也。杖之下,须以铜镶,方耐用,短则镶令长二三寸亦可。下必微锐,着地不滑。

近时多用短杖,非杖也。其长与腰齐,上施横杆四五寸,以使手执,名曰“拐”。取梅柘条,老而坚致,天然有歧,出可执者为佳。少壮俱携以游山,及行远道,颇借其力。若老年或散步旷野,或闲立庭除,偶一携之。然恒情喜便易而厌委曲,往往用拐不用杖,制作之本意,恐渐就湮也。

杖头下可悬备用物,如阮修以钱挂杖,所谓“杖头钱”是也。其式以铜圈钉于杖头下,相去约五六寸,物即缚于圈。有以小瓶插时花,为“杖头瓶”。《抱朴子》曰:杖悬葫芦,可贮丹药。又《五岳图》:入山可辟魈魅。

杖有铭,所以寓劝戒之意,古人恒有之。予尝自铭其竹杖曰:“左之左之,毋争先,行去自到兮,某水某山。”所谓“左之”者,扶杖当用左手,则右脚先向前,杖与左脚随其后,步履方为稳顺,扶拐亦然。予近得邛竹杖,截为拐,根有三歧,去其一,天然便于手执,恰当邛竹之用,或不与削圆方竹同讥也。取《易》“履”卦《九二》之爻辞,镌于上曰:“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双凤奇缘》第七十九章:猩娘中国寄子苏武早朝请封

《双凤奇缘》第七十九章:猩娘中国寄子 苏武早朝请封

双凤奇缘,汉朝

红楼梦中史湘云最后与甄宝玉成婚了?

红楼梦中史湘云最后与甄宝玉成婚了?

史湘云,清朝

《双凤奇缘》第三十章:虎牙口忠臣立碑雁门关苏武和番

《双凤奇缘》第三十章:虎牙口忠臣立碑 雁门关苏武和番

双凤奇缘,汉朝

《清风闸》第二十九章:孝姑替父鸣冤包公检验大审

《清风闸》第二十九章:孝姑替父鸣冤 包公检验大审

清风闸,清朝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桓公十五年的原文是什么?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桓公十五年的原文是什么?

春秋谷梁传,战国

《双凤奇缘》第七十八章:奏凯歌苦祭昭君还天朝大封功臣

《双凤奇缘》第七十八章:奏凯歌苦祭昭君 还天朝大封功臣

双凤奇缘,汉朝

《双凤奇缘》第五十章:出雁门昭君自恨思乡里王龙吟诗

《双凤奇缘》第五十章:出雁门昭君自恨 思乡里王龙吟诗

双凤奇缘,汉朝

《双凤奇缘》第二十九章:公主含羞全节忠臣尽义轻生

《双凤奇缘》第二十九章:公主含羞全节 忠臣尽义轻生

双凤奇缘,汉朝

南宋文言志怪集《夷坚志》:夷坚乙志·卷八全文

南宋文言志怪集《夷坚志》:夷坚乙志·卷八 全文

南宋,《夷坚志》

清代养生著作《闲情偶寄》:声容部·选姿第一全文

清代养生著作《闲情偶寄》:声容部·选姿第一 全文

清代,《闲情偶寄》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清代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卷三·杖全文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